兰州市第二中学报告材料——发展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培养篮球后备人才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整个国民体育的基础,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也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结合部。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广泛开展学校业余训练,积极为市、省和国家培养、输送体育后备人才,是各级体育和教育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体育兴校是学校提升办学层次、体现素质教育根植于教育沃土而发展的一棵大树。篮球运动是我校体育传统项目,1982年学校被确认为甘肃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2003年评为全国《贯彻实施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甘肃省唯一一所中国篮球协会中学生分会会员单位,2006年成为兰州大学篮球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多年来,学校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发展体育传统项目、培养篮球后备人才方面,通过普及与提高、齐抓共管等多种途径,提高了学校办学水平。优异的比赛成绩,优秀的篮球运动人才,给学校教育发展和篮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平台。它的积极作用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长期以来,我校以组织开展经常性的体育活动形成传统、形成特色为基本前提,提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突出传统项目优势,保持开展项目的先进性,从而发现、培养和输送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后备人才。为此,我校的体育传统项目工作主要抓了以下方面的工作:一、加强机构建设,强化管理意识为了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切实抓好体育传统项目建设与工作,我校加强工作管理和指导,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校长为副组长,体育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全面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的组建,为全面扎实地开展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与工作奠定了基础。学校先后制定了《传统项目学校工作管理意见》、《传统项目学校工作目标及计划》、《传统项目学校特长生培养计划》《特长生管理条例》、《特长生招生考核办法》、《学校奖金实施办法》等相关条例、办法。完善的措施为学校传统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要求全体教师,尤其是体育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规章制度和意见精神,并在平时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贯彻相关规章制度,加强教师、尤其是体育教师对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建设与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在加强教师练“内功”的同时,学校多次组织体育教师外出培训、进修、考察,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和方法。把体育传统项目纳入对体育组、教练员、班主任的考核评比内容,从而形成比较系统的管理制度和网络。完善的措施为学校传统项目的开展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先进的经验和方法推动了我校体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改革,促进了体育教学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我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工作的腾飞注入了活力。二、开展群体活动、丰富篮球文化开展群体活动,扩大和加厚项目根基。学校在大力发展篮球项目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各项普及性体育活动的开展。首先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在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有计划地把篮球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每学期各年级教学计划篮球教学内容必须在二分之一以上,全体学生必须掌握篮球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以此带动学生经常开展身体练习。10名专职体育教师都有自己的课堂专题,开设的14种校本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成为学校发展传统项目工作上的主力军。其次非常注意篮球竞赛活动的开展,学校各年级“班班有球队,人人会打球,周周有球赛,年年办联赛。”由于形成了氛围,一年一度的全校“赵元贞杯”篮球联赛、城关区中小学生篮球赛、兰州市中学生篮球赛入火如筡。从学校领导到各年级各班广泛参与,特别是众多篮球爱好者期盼班级联赛的到来,许多班主任充当起班级的篮球教练,训练班队和指挥班级球队,获得好成绩与自己的学生同喜同乐,如果某场比赛发挥得不好而影响成绩,沮丧之余还做学生的安抚工作。做过一个详细的统计,全校学生参加篮球传统项目活动的人数占学校学生总数的80%以上;体育传统项目的发展又带动了学校其它体育活动的开展,“两课、两操、两活动”已经形成一套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