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矫福军王心一《人民论坛》【摘要】当前,高校教育存在着应试教育制约素质教育发展,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滑坡,高校育人环境需要改变的问题。高校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综合素质人才,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可行性措施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新一代人才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大学生素质教育内容及重要性素质教育的内容。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首先,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要求其具备宽大的胸怀和合作竞争的精神,应对各种挑战;其次,在当今社会,时代主题是以人为本,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所以我们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物质文化财富;第三,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最后,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社会的栋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从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时代的需要,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原教育体制制约素质教育的实施。不同的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由于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目的的不同。我国原有的教育体制主要是应试教育,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偏离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单纯迎接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分数而学习。当代大学生面对的是需要有创新意识、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知识经济社会。而素质教育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全体性、全面性、发展性、主体性和开放性。思想道德素质滑坡。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自古以来比较重视“德”。《三字经》里有“教之道,德为先”的说法。在当今,一个人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如何,以及如何做人和做事,都以成为人的事业成败的最重要的因素。如今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并不尽人意。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化、应试化,造成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大滑坡;在西方思潮侵蚀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走向异化。具体表现为早恋与网恋日益加剧、超前消费和浪费现象严重、打架、偷盗、自杀等现象,而乱扔垃圾、撒谎等失德行为经常发生。这些都最终导致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行为主义和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高校的育人环境需要改善。我国高校管理模式还存在欠缺。学校管理的许多精力被办学条件、行政后勤等因素困扰,而对教学、科研等不能投入很大的精力。有些院系为了短期经济上的利益,而不加选择的办社会成人班,虽然扩大了实用技能专业的教育,但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而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存在着一专与多能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制约了教师向推进复合型、全面性素质方向的发展。对大学生而言,推进素质教育核心是课程改革,关键是师资建设。课程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保证。所以教师要做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能力更新、方法更新以及人格更新。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可行性措施高校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关系到高校所培养的人才能否充分发挥作用;高校毕业生以自己的才智服务社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面对如今的就业难这一形势,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是国家、高等院校以及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综合型素质人才。进入21世纪,各领域都需要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