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261.“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的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这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A.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宏观调控经济B.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C.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D.实行法西斯主义的垄断经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通过解读材料信息可知,国家通过制定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强调的是国家的干预作用,故应选A项,由此排除C项。这种干预是在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并不是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也不是实行法西斯主义的垄断经济,因此B、D不正确。答案:A2.20世纪初,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思路发生了新的变化。英国“福利国家”设计师贝弗里奇认为:“失业基本上是一种工业和国家的问题,而不是个人品行的问题。”这种思想属于()A.重商主义思想B.自由放任主义C.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D.重农主义思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失业基本上是一种工业和国家的问题,而不是个人品行的问题”充分说明国家政策调控是导致失业的原因。这种思想是国家干预思想的体现。故选C。答案:C3.道琼斯工业平均数是美国最重要的股价指数,同时也是美国和世界经济的晴雨表。1991年4月17日,首破3000点,然后持续10年一路涨到2000年1月14日的11723点。影响这一时期道琼斯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经济进入“黄金时期”B.证券市场失去管制,股票投机猖獗C.“新经济”持续增长D.“9.11”事件的刺激答案:C4.领导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丘吉尔在大选中败给了工党领袖艾德礼,丘吉尔觉得自己永远不能原谅英国的选民。艾德礼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承诺迎合了选民。仔细观察下图,图中艾德礼的承诺是指()A.《社会保障法》B.《疾病保险法》C.《贝弗里奇报告》D.《伊丽莎白济贫法》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艾德礼之所以能战胜丘吉尔,主要是因为其主张实行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保障法》是这一制度的法律保障。用心爱心专心1答案:A5.右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据图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答案:C6.有人曾把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概括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然而到了20世纪后半期,美国人在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也享受到了丰富的精神生活。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①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②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主流价值观的改变③大众传媒的重要作用④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D7.阅读《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表》,表中出现的变化和影响,主要是()国别农业制造业第三产业联邦德国3%48%49%美国2%36%62%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B.普遍实行国家福利政策,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C.“新经济”的出现,使社会经济持续增长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答案:D[高考真题训练]1.(2011·浙江文综)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A.美国无法保持和苏联竞争的势头B.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C.阿拉伯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斗争D.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解析:20世纪70年代,阿拉伯国家利用石油作武器,联合起来反对以色列及其背后的西方国家,导致1973年西方国家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即所谓的“滞胀”,故本题选C项。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处于僵持阶段,故A项错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在冷战结束后的90年代,故B项错误;美国实行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有利于克服滞胀现象,D项错误。答案:C2.(2008·山东文综)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用心爱心专心2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