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鲁迅藤野先生,全名藤野严九郎,1874年生于日本福井县一个世代为医的家庭。1901年到仙台医专任解剖学讲师,1904年升为教授。两个月后鲁迅来此留学,藤野先生担任解剖学兼副班主任,曾给鲁迅以特别关心和照顾。1、把握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及文章的双线结构。2、体会鲁迅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3、学会选取典型事件,抓住主要特征,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为笔名。主要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坟》等。1902年4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以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并写出《文化偏执论》等一系列论文。1908年从师章太炎,学习《说文解字》,加入光复会。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绯红()芦荟()不逊()匿名()诘责()托辞()油光可鉴()抑扬顿挫()深恶痛疾()杳无消息()fēihuìxùnnìjiécíjiàncuòwùyǎo客死客死::即“烂漫”,绚丽多彩的意思。即“烂漫”,绚丽多彩的意思。烂熳烂熳::死在异国他乡。死在异国他乡。落第: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文中指考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文中指考试不及格。试不及格。匿名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诘责:诘责:质问并责备。质问并责备。凄然:凄然: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课文写了哪些重要事件?速读后用自己的话概括。1.“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2.我在仙台的生活情况3.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4.匿名信事件5.看电影事件6.我与藤野先生告别7.我对藤野先生的怀念藤野先生在东京离开仙台《藤野先生》选自,体裁是。按时间和地点转移,本文分为以下三部分:1.在,表达对的厌恶;2.在,回忆与的交往;3.在,表达对藤野先生的和。《朝花夕拾》散文东京清国留学生仙台藤野先生北京感激怀念课文结构藤野先生(一)见藤野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1-3)(二)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4-35)(三)对藤野先生的怀念。(36-38)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叙述中心课文是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叙述的。叙事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离别—怀念)※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恶浊、庸俗的生活※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在仙台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在仙台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在仙台弃医从文思想的转变在东京所见所闻所见所闻————清国留学生的丑态清国留学生的丑态不学无术思想腐朽不学无术思想腐朽修辞:夸张、比喻、反语修辞:夸张、比喻、反语所想所感所想所感————矛盾、失望、厌恶矛盾、失望、厌恶不屑与之为伍不屑与之为伍赴仙台水户水户日暮里日暮里反清志士客死之反清志士客死之地地触发忧国之触发忧国之情情在仙台看电影事件看电影事件——思想受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匿名信事件匿名信事件——个人与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弃医从文的原因东京的见闻憎恶至极日暮里、水户匿名信事件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看电影事件弃医从文弃医从文敬仰忧国愤慨心酸悲愤震动忧国忧民感情的变化暗线双线结构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的忧国忧民—弃医从文的爱国主义思想)在北京怀念藤野先生直抒怀念之情——热情赞颂高度评价怀念付诸行动——收藏讲义挂照片多写文章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课文是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的?外貌——举止——声调——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缓慢而很有顿挫目睹印象——耳闻亲见——治学严谨生活俭朴学者形象文中具体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添改讲义正直热忱、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循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