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研读(对应学生用书P141)第2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课程标准知识梳理知识一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1.能量流动的概念: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①_____、传递、②_____和散失的过程。2.能量流动的过程(1)输入生产者通过③__________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2)能量去向(以能量在第一营养级的变化为例)①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④_______的形式散失。输入转化光合作用热能②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③随着残枝败叶等被⑤_______分解而释放出来。④被初级消费者摄食,流入⑥______营养级。(3)过程图解分解者第二知识二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研究意义1.能量流动的特点(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原因:能量流动只能沿①________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不可逆转,也不能循环流动。(2)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渐级减①原因:输入到某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②______________的能量能够流到下一个营养级。②能量金字塔:将单位时间内各个③_______所得到的④_______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的金字塔图形。③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⑤_______个营养级。食物链10%~20%营养级能量4~5[思考感悟]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那么前一营养级的一个个体一定比后一营养级的一个个体含有的能量多吗?提示:不一定。例如,牛吃草,而牛含的能量比草多。2.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⑥________的利用。(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⑦_______的部分。最有效最有益考点一能量流动的相关分析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动力。1.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而不是太阳(光能),是从绿色植物把太阳能固定在体内开始的。但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来源)是太阳能。考点整合(即时巩固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2.能量的输入总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而不是照射到生态系统的总光能。3.能量的散失:散失的能量是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而产生的,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4.能量流动特点的原因分析(1)单向流动①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②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无法循环。(2)逐级递减①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大部分能量。②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包括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所利用的部分。5.能量传递效率的含义【特别提醒】能量的输入过程绝大部分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但在极少数特殊空间,如深海热泉口生态系统,是通过特殊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案例1】(2009·重庆理综)如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B.生产者中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的量C.流向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难度中等。生态系统的功能体现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上,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但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逐级递减和单向流动的,即能量不能循环,故D项错误。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总有部分流入到下一营养级,如图中的i,但由于动物捕食后并不能将食物中的能量全部吸收,故有部分能量随粪便排出,即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故B项正确。同时每个营养级也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如图中k,然后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这一部分也不能被生产者直接利用,故C项错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生物群落吸入CO2合成的有机物,除通过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h)返回大气外,还有部分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生物群落内部,故A项错误。【答案】B【即时巩固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