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第一课时教案凤林小学唐小萍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并学会编写段落提纲。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重点感悟“彩塑”的特点,牵移学法,为后面深刻体会“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做好铺垫。教学流程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重点感悟“彩塑”的特点,牵移学法,为后面深刻体会“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做好铺垫。教学过程:一、紧扣题目,设置疑念,激发情趣,引导初读1、开门见山:(事先板书好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齐读课题。2、设置疑念:课前读课文了吗?那我来考考大家,你能结合课文内容猜猜“莫高窟”这个名字的由来吗?3、这个“莫”字呀,读音同沙漠的“漠”,在这里是沙漠的意思,“高”嘛,应该是——(引导学生说)是说她的位置高罗,请再读课文,看谁最先发现文中哪段话与“莫高窟”的名字联系最紧密。4、相机学习文章第一段①学生会答到: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能说说你的理由吗?)②现在你知道“莫高窟”名字的由来了吧,通过你的朗读告诉大家,注意需要强调的地方。5、让我们再次把课题齐读一下。6、小结:我们读书就是要这样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我想下面再读课文的时候,同学们一定会更用心思考,善于发现了。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编写提纲,寻文思路1、过渡:课文是怎样介绍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用心思考:(1)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2)课文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什么?2、检查自学效果。①选择正确读音。一尊(zūnzhūn)威风凛凛(lǐnlǐng)银弦(xiánxuán)敦(dūndēn)煌卧佛(fófú)菩萨(sàshà)②读四字词语。这篇文章的语言优美简练,运用了很多的四字词语,我们一起来看看。断崖绝壁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惟妙惟肖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啧啧赞叹精妙绝伦宏伟瑰丽丰富多彩成百上千臂跨花篮怀抱琵琶漫天遨游翩翩起舞引人注目灿烂辉煌腐败无能举世闻名(A读词语要读出词语的味道来,比如(师示范读)“慈眉善目威风凛凛”B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自由读C喊五位学生分行读)③过渡:同学们能通过朗读来感悟词语,很好,现在我们来解决读文前提出的问题。A、回答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相应点击出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B、回答课文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什么?(课文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事先打好横线,让说的同学上台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C、下面请看大屏幕,哪些自然段的意思可以合并呢?(学生会答到:2、3、4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并点击出示。)D、把段和自然段的段意依次排列起来就是编写段落提纲。将词语串成句子!小结并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莫高窟彩塑的美妙,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三、精读课文,欣赏彩塑,感悟语言,积累运用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主要突出介绍了彩塑的什么特点?2、学生快速读完后,应该找到:形象鲜明,神态各异。事先画好横线,让生上台板书。3、课文围绕这些特点,又是怎样具体介绍的呢?试着完成以下表格:个性鲜明神态各异菩萨慈眉善目4、同学们完成得不错,你们能想象出菩萨、天王、力士和卧佛在你心中是什么样的吗?(可以就其中一个谈谈自己的想法。)5、小结:谈得不错,下面老师出示四幅彩塑图(打乱),你能辨别出来吗?(学生应该很快辨别出来,继而引导学生读读有关描写四幅彩塑图的句子。)6、小气的作者只为我们展示了这么几种彩塑,你想不想把更多彩塑看个仔细看个够?那怎么办呢?A.你可以尽情想象,除了书中说的几种你还能想象出哪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来?(学生可能会说出:释迦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