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市“一模”数学质量分析及二轮复习指导性意见一、“一模”基本情况本次考试,我县共参加考生2981人,使用的是三门峡市统一试题,考试结果,人平67.6分,优秀生共220人,优秀率7.4%,及格生共1405人,及格率47.1%。二、对试题的认识及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本次考试试卷的设置同中招试卷设置,总分120分,选择题8个,24分;填空题7个,21分;解答题8个,75分。命题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考察了对初中阶段的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数学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试题在加强开放探索,培养创新能力,关注实际生活,聚集社会热点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试题重视了考察学生能否结合具体情境,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体现了河南省中招试题做法,注重联系实际,贴进学生生活。整张试卷淡化压轴,整体难度略高于去年的“一模”试题。选择题考查了平时复习过程中较基础的、较常用的知识点,从卷面上看,学生除第7、8题答得较差外,其余试题答得较好,平均得分在约21分。填空题有一定难度的12、14、15题做得较差,其它各题做得较好,平均分在12分左右,满分极少。从答题情况看,部分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上有一定的缺陷,对于技巧题还缺少方法,也有畏难情绪。16题满分率70%左右。存在问题:计算能力差,不能正确地进行化简及合并;个别学生粗心抄错题,导致失分。17题满分率10%左右,平均分约4-5分。存在问题:数据不是整数,学生做题没有耐心,答案乱七八糟,特别是第三问,学生画图极不规范。18考查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等有关问题。从卷面上看,学生答题不理想,本题满分率不高。存在问题:学生不能依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图形,找不到合适的解题方法;部分学生能列出方程,但是不能计算出正确的结果,二次根式的运算薄弱;相当一部分学生书写脏乱、画图标注不清、没按要求取近似值等也造成失分。19题是一道有关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三角形面积相关知识的综合考查,从整体上看,第一问得分率较高,约有85%的学生运算正确。第二问答题情况相对较差,大部分学生也都书写了大量的推理过程,但思路清晰的不多。存在问题:审题不清,第二问要求在“x轴的正半轴上存在一点P,且△ABP的面积是6,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而多数学生却写出两种情况,导致丢分。20题考查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图形常规,难易适中。第一问学生答题很好,正确率高。第二问答的不理想,学生也知道是用三角形相似来计算,但是找不到相似的条件,看不懂图形,对结论不能充分利用,导致错误率较高。存在问题:第二问有学生从结论开始证明,不能得分。21题考查知识点有方程组、不等式等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第一问,多数学生能理解题意,正确列出方程组,从而正确求的结果,第二问,部分学生能列出不等式,但是在计算时出错较多。也有部分学生不会利用不等式解题,而是利用数学算式推算结果。22题考查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圆有关知识的综合问题,从题面上看,试题图形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须添加出辅助线,变成基本图形方能解决问题。第一问、第二问部分学生解答正确,第三问学生答题较差。多数学生因审题不清,画图不准确,导致错误较多,还有部分学生只分析了一种情况;正确率不到5%。存在问题:1、相似三角形对应顶点位置、对应边顺序错误;2、审题能力不足,缺乏动手能力,不会画图;3、学生缺乏信心,不敢解答此问题。23题是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相似等知识的综合应用,涉及到分类讨论思想、方程思想,题目共三问,前两问比第3问简单。第一问学生答题较好;第二问,难度系数也不高,考查动点问题,有一部分学生通过看图就能看出两个点,学生能考到4分的较多。第三问考查相似,计算量较大,学生正确率较低。总之,本试题不是很难,正确率较低,约10%之内。今后应在下列几个方面重视:⑴加强解题规范的培养;⑵加强基本功训练,注重数学思想渗透;⑶逐步培养学生克服对大题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解决压轴题的信心和勇气。三、二轮复习指导性意见1、指导思想:板块复习,专题训练;系统知识,适度综合;注意变式,培养能力;联系生活,注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