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自主预习方案设计(一)设计人:乔煜审核人:刘文海编制时间:2014.8.20年级:班级:学生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了解史铁生及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2、通过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母亲的形象。3、理解文章将浓烈的感情浸透于叙事之中,并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之情。4、引导学生理解母亲深沉伟大、毫不张扬的母爱,并进一步体会生命的意义,珍爱生命。【学习重点】理解文章将浓烈的感情浸透于叙事之中,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描写人物。【学习难点】了解文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枫叶似火,硕果累累,秋天的美别具一格,秋天的美实实在在,秋天的许多事物都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也会让我们产生某种怀念的情绪。著名作家史铁生就在秋天里产生了怀念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秋天的怀念》。二.自主学习:资料整合:作者信息史铁生(1951-----2010),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京。1971-1981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后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空》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子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五万元)。人们评价他的作品“怀旧但不感伤,冲淡悠远,充满寓意。”1997年当选北京市作协副主席。因脑溢血故于2010年12月31日。背景回放《秋天的怀念》,短篇散文,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著。选自《史铁生散文自选集》。《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痛苦是创作的源泉,史铁生是用生命在写作,用他的生命体验,写下他对母亲的忏悔和感恩,写下对人生、死亡的思考。比起那些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作品,史铁生的文章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没有生命体验的人,没有经历过疾病痛苦的人,没有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永远无法写出这样真挚的作品。三、阅读课文后完成下列问题:1.看拼音写词语:tānhuàn()mǐnɡǎn()xǐchūwànɡwài()chuídǎ()qiáocuì()zhěnɡxiǔ()dànyǎ()2.内容探究(1)、“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活着……”这名话的含义是()。A、鼓励儿子珍惜生命,坚强的活下去。B、鼓励自己为了儿子要坚强的活下去。C、坚信自己的病能治好,儿子的腿也能治好。D、母子俩身患重病,要互相依靠,互相鼓励。(2)、母亲坚持让我看菊花的目的是()。A、母亲喜欢花,可是“我”瘫痪后,她侍弄的花都死了。B、为了让“我”出去散散心,使“我”的心情好转起来。C、鼓励“我”学习菊花傲霜斗寒的精神,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D、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的令人神往。(3)、文中与“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照应的一句是()。A、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B、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C、她还在大口大口的吐着鲜血。D、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4)1、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2、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什么?3、最后一段,写“我”和妹妹秋天一起看菊花时,着意写了各色花给人的感受,这能使人联想到什么?(5)、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写出“母亲没有说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