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案主备教师:执教教师:()教学内容:位置关系的相对性(P22例3)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学生通过测量观察等活动体会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2.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通过学习体会中国的广阔,激发爱国情感教学重点: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难点:现实生活中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材分析:例3是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做一做”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老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活动,比如老师可以在教室的地上画一些长方形、正方形,连接对角线,把它们的角度标出来,让学生充分地说一说你在我的什么位置上,我在你的什么位置上,充分地进行练习。关于位置的相对性,给定两个位置,个别学生不能很好的区分以谁为标准,所以说出来的方向刚好相反。这一点跟学生的空间观念强弱有关,需要多加训练。在确定某一建筑物的方位时,以某一建筑物为标准,它是一个方位,而以另一个建筑物为标准,所以,确定标准是关键。另外要指导学生逐步明确:要在图上标出建筑物的位置,需要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以某地为观测点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并在学习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的时候,已经初步感受了方位概念的相对性。教学具准备:直尺、量角器、三角板总课时:1课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预设:一、激趣导入:(摸耳朵游戏)老师喊口令,学生的手指放在鼻子上,摸耳朵,摸完后,手指要放回原处。,都是摸右耳朵,为什么同学们和我摸的位置不一样?1预设1:因为我们和老师面对面,我们的左右的位置关系正好相反。预设2:左和右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是相对而言的。预设3:这个词用得好,相对而言(板书:相对)通过游戏,同学们得出了左右相对而言的道理,那么我们这几天一直在研究的物体的位置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导出课题)二、新知探究1.探究地图上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出示练习三的1题我们上节课测量出沈阳在北京的东偏北约25°方向上,你能不能测出北京在沈阳的什么方向上?学生独立测量,然后汇报,教师板书:沈阳在北京的东偏北25°方向上北京在沈阳的西偏南25°方向上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记录的两个城市之间的位置关系,你发现了什么?(1)偏得的角度没变都是25°(2)方向正好是相对的,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我们描述的是沈阳和北京两个城市的位置关系,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方式呢?(1)因为我们的标准不一样,沈阳在北京的什么方向,是以北京为标准的看得方向,另一个是以沈阳为标准看的方向(2)参照物变了,所以位置就变了(佩服,还知道参照物)(3)我觉得是观测点变化了所以位置就变化2.验证地图上两个城市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相对性(1)同样的两个城市,因为观测点不一样,所以描述位置关系就不一样,并且它们的方向正好是相对的,看来城市的位置具有相对性。是不是真的这样呢?请同学们,测量观察一下北京和上海之间的位置关系,北京和哈尔滨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不是也具有这样的性质?(2)学生自己独立测量,并且要求做好记录然后汇报交流自己的测量结果上海在北京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北京在上海北偏西约30°的方向上哈尔滨在北京东偏北45°方向上北京在哈尔滨西偏南45°方向上(讲解:偏45°的时候可以直接说成西南方向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然后进一步确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3)刚才我们看到有些同学很快就完成了任务,你能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吗?预设:我测量出了其中的一个,例如: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230°的方向上,利用相对性就得出了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还有谁也是这么做的?谁是两个都测量出来的?结果一样吗?很快完成任务的同学好懒啊,但是我欣赏你们的懒,因为你们是在聪明的懒,利用了相对性直接写出答案。我也欣赏认真测量观察的同学,你们对待科学的态度我很欣赏,因为你们验证了相对性是存在的,更感谢你们。3.生活中位置关系的相对性(1)我们在地图上知道了两个城市之间的位置关系具有相对性,那么我们生活中的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呢?让小组四个人站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