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东风路高级中学导学单年级:七年级班级:班小组:姓名:创建人:郝岳使用时间:2014年5月课题竹影(1)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童真童趣。2、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3、理解游戏与艺术的联系。学习重点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3、领会蕴涵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方法指导研讨法、诵读法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竹影》一文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现代画家、散文家。2、给下列黑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闷热()mí()漫qiè()意口头chán()闪烁()水门汀()立轴()蘸了朱砂()3、解释词语惬意:弥漫:参差不齐:包罗:4、轻声朗读课文,然后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5、找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细细品读。课内探究1、清风明月的夜晚是多么的美好,竹叶萧萧的声音又是多么动听,孩子们在这清风明月的夜晚,竹叶萧萧的声音中,玩了什么?怎么玩?他们玩的有趣吗?请同学们找出来,动情地读一读,并说出你的体验。2、课文中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了童趣,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最生动的表现了童趣,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3、课文《竹影》题目有何作用?4、如何理解“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这句话的意思?试理解西洋画与中国画有何不同?合作释疑1、文题目是竹影,竹影在全文有何作用、为什么开头不写竹子而从太阳落山写呢?2、如何理解竹影中父亲这一角色?3、爸爸从孩子的游戏引入艺术的教育,你认为这样的教育方法好吗?笔记栏课堂检测:1、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2、课文题为“竹影”,它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主要写人物活动?3、本文除写人物活动外,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光绪二十四年生,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中国浙江桐乡石门镇人。中国现代漫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丰子恺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在十年动乱时期,遭受迫害,因而积郁成病,于1975年逝世,享年七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