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竹影》教案三则-

《竹影》教案三则-_第1页
1/8
《竹影》教案三则-_第2页
2/8
《竹影》教案三则-_第3页
3/8
《竹影》教案三则 [教学设计 A] 创意说明:以合作的形式,层层深化地探究,是本设计的特点。这篇自渎课文看似浅显,不过是写了童年时期一个有趣的游戏,其实作者在这个游戏的回忆中,有两个发人深思的问题:艺术与游戏的关系;家长对孩子游戏的引导。 教学步骤 : 一、 导入 。 简介丰子恺。 二、 小组探究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2、你认为作者主要是为了写游戏,还是写游戏与艺术的关系的?或者还有别的目的? 3、你认为文中父亲这一角色可有可无吗? 4、你有过夹杂这艺术因素的童年游戏吗?与作者相比,你的遭遇如何? 三、 课堂沟通 1、概括本文内容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写了一则童年游戏,它还包括在游戏中萌生艺术的兴趣,以及大人对这种兴趣的呵护。 2、本文在写游戏与艺术的关系时,处理得十分自然,这也正是作者的高超之处,因为艺术的游戏的关系确实很微妙,若刻意为之,便会弄巧成拙,索然寡味。(这时,老师可以给学生补充一点中国画理方面的知识。) 3、父亲这个角色不可忽视,这是一个很高超的父亲,能给我们很多启示。 4、第 4 个问题,学生一定有许多感慨,不要扯得太远,要紧扣课文。 四、 语言品析 让学生找文中写得最生动的句段,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学设计 B] 创意说明:以写促读是本设计的特点。很多同学都会有过在游戏中蕴涵艺术因子的童年游戏,读完本文以后,来一段仿写,必定有助于本文的理解与学习,如将自己的习作与课文比较,还可能引发一些思索。 教学步骤 : 一、 课前仿写 预习作业 :模仿本文,写一段自己童年生活中的类似经历。如实在没有类似的经历,则从本文中自选一个角度,谈谈自己阅读以后的感受。 二、 沟通、对比 1、全班齐读本文。 2、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 3、对比评价。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将学生习作和课文一起作比较,并进行评价。 4、总结得失。 三、 畅谈感受 1、有了同题材的写作体验,再认真研读本文,畅谈自己的感受。可让那些展示了自己习作的同学多谈谈,他们的体会更深切。 2、老师小结。 [教学设计 C] 创意说明:学做讨论性学习卡片是本设计的特点。本文在叙写童稚童趣中,夹杂了许多中国画理和西洋画理方面的知识,围绕这一难点,做一点讨论性学习,既能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又能促进课文的学习。 教学步骤 : 一、分组讨论。以 57 人为一个小组,通过去图书馆、书店,找美术老师、上网等途径,围绕以下问题,编写资料,并做简单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竹影》教案三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