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学活动设计要点及要求一、关注、了解教学对象关注、了解幼儿。关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二、解读、确立教学内容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为引领,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将《规程》、《纲要》与《指南》有机结合,遵照《纲要》的精神和提出的组织、实施、评价(反思)教育活动的原则,充分理解和把握《指南》各领域目标及其表现中所体现的核心价值、所反映的幼儿各方面学习与发展的年龄特征、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实践一定会有所改善,其独特的教育功能一定会发挥得越来越好。三、制定、关注目标落实“三维目标”的说法来自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这种说法将课堂教学的目标分为3大板块,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且不说不少人在质疑这种说法本身存在问题,诸如“三维目标”之“维”不能成“维”,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交叉关系,不能分割清楚;这里只是说,在一个单一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如若一定要包含这3个维度的目标,那么就会使该活动变得“左右不是”,无法准确定位。道理非常简单,一般而言,幼儿“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主要从较高结构的教学活动中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类东西则主要通过常年累月的、强调教育过程的低结构活动中获取,一个单一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是不可能做到“鱼和熊掌兼而有之”的。还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每种教学活动的价值主要在其目标取向所在之处。四、选择、运用教学策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青年教师要在师徒结对规范的基础上,去创新。五、策划、拟定教学流程教学过程要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手中有方法。六、反思、进行自评调整“经验+反思=成长”,这个公式表明了一个教师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成长历程。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是现今创新和有效教学的趋势。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反思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