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摘要:精益管理是由日本丰田公司创立的世界生产管理方式的第三座里程碑,是一种在多品种、小批量条件下高质量、低消耗地进行生产的一种方式。精益管理在世界各地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被充实,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逐步发展成为全方位的管理模式。精益管理对于生产组织特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实施精益管理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企业现有的粗放式生产经营管理状况,对提高产品准时化交付能力、企业的管理效率和产品质量以及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精益思想的起源,然后论述了精益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精益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工具,指出了精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关键词:精益管理;精益思想;问题;对策一、精益思想的起源精益思想起源于日本丰田生产方式,其灵感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对福特汽车公司的一个工厂进行的参观。大野耐一被称为“日本复活之父”和“生产管理教父”,他所创造的丰田生产方式,是对曾经统治全球工业的福特式生产方式的重大突破,在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市场竞争中遭受失败的美国汽车工业,在经历了曲折的认识过程后,终于意识到致使其竞争失败的关键是美国汽车制造业的大批量生产方式输给了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198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JamesP.Womark和DanielT.Jone教授等50多位专家筹资500万美元,用了近5年的时间在17个国家对90多家汽车厂进行考察,将大批量生产方式与丰田生产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于1992年出版了“改造世界的机器”一书,把丰田生产方式定名为精益生产,并对其管理思想的特点与内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四年之后,该书的作者出版了它的续篇”精益思想”,进一步从理论的高度归纳了精益生产中所包含的新的管理思维,并将精益方式扩大到制造业以外的所有领域,尤其是第三产业,把精益生产方法外延到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不再局限于生产领域,从而促使管理人员重新思考企业流程,消灭浪费,创造价值。精益思想的核心就是以越来越少的投入,如较少的人力较少的设备、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场地等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同时也越来越接近用户,提供他们确实要的东西。二、精益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所谓精益管理就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实现“精”和“益”。“精”就是少投入或不投入,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在顾客要求的时间准时的产出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益”就是所有的管理活动都要有好处、有效益,具有经济性。因此,精益管理理念的核心是辨识管理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并采取措施不断减少浪费,通过适合的方法工具测量、分析浪费产生的根源,系统地解决浪费问题,从而实现管理效率的最大化。精益管理的内容不是单一的某个企业生产系统内部的运营与管理方法,而是包括从市场预测分析、新产品开发、生产管理、零部件及原材料及原材供应系统直至营销与售后服务等涉及企业全价值链上的所有环节的一系列活动,其中生产管理包括计划与控制、生产组织、质量管理、设备保全、库存管理、生产经营成本的控制等多项内容。因此,精益管理实际是一门实践归纳总结出的一套知识体系精益管理体系体现了五个方面的思想:一是价值由客户的要求来确定。二是分析辨识确认价值流,消除浪费的流程步骤。三是使生产价值流流动起来。四是实行拉动生产。下道工序就是客户,客户按照自己的需求从前道工序领取自己的物品,从而拉动价值流流动起来。五是奉行持续改进的精神。为落实这些思想,建立了两大支柱,即准时化和信息化、自动化。为确保两大支柱发挥作用,确定了精益管理的“4P”原则(长期理念philosophy、优化流程process、员工与事业的伙伴关系people\paetners、解决问题problemsolving)和“三现”观念(现物、现地、现实)。本着上述原则观念,精益管理体系具体表现在通过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改善活动,营造员工自动自觉为之奋斗的职场环境氛围,确保向前工序的改进,从而实现职场管理、成本降低、品质保证的目标。精益管理不但是管理的方法、体系,更是一种管理思想和哲学,应用这种管理哲学追求品质、速度和效率,建立学习型组织,从而实现企业的愿景。三、精益管理的基本方法精益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消除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