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人口的迁移【学习目标】1.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2.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自主学习】(“六加一”课堂教学中第一个环节“导”由教师自主完成;此学案中“自主学习”即为第二环节“思”,这部分建议学生务必课前预习完成,课堂上直接快速对答案,重点知识稍加讲解)一、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以及自然环境的,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土壤、和矿产资源等是最主要的,有时也会促发人口迁移。2.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的因素。3.社会因素:政治、等社会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着特殊的影响,其中、社会变革、和宗教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二、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利弊分析。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对迁出地对迁入地【交流探究】(“交流探究”部分包括了“六加一”课堂教学中的“议、展、评”三部分首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探究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发言回答问题或者上前台展示讨论成果,学生展示结束后教师总结点评)探究一:对我国的西部开发,从推力、拉力方面分析影响人口迁入和迁出的因素。探究二:阅读课本P15案例研究《德国移民》,分析人口老龄化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若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过快,又会带来什么问题?中国人口问题?探究三:20世纪90年代人口大量涌现深圳,产生“孔雀东南飞”、“一江春水向东流”现象,分析原因?【课堂练习】(“课堂练习”即为“六加一”教学模式中的“检”,要求当堂完成,当堂讲解)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A.人口的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2.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3-5题。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①B.②C.③D.⑥4.20世纪90年代,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A.①B.②C.④D.⑤5.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①B.②C.④D.⑥【课后练习】(“课后练习”即“六加一”教学模式中的“练”,要求限时30分钟以内完成)一、选择题读图,回答1~2题。1.2001~2007年江苏省人口()A.迁入增多B.出生率上升C.自然增长率上升D.死亡率下降2.导致图中江苏省人口增长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A.历史、文化差异B.自然环境差异C.经济发展水平差异D.人口政策差异下图为上海市浦东新区某时期流动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关于浦东新区流动人口变化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老城区周边区域流动人口急剧减少B.南部区域流动人口呈减少趋势C.最北端流动人口呈增加趋势D.流动人口增多区域比减少区域范围大4.推动浦东新区流动人口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环境因素B.交通因素C.经济因素D.政策因素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观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5~6题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中国30.3美国110.0墨西哥26.7德国21.1印度22.2加拿大17.3印度尼西亚18.0英国13.6菲律宾14.4澳大利亚8.35.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6.移民外迁的主要动机是寻求()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7~8题。7.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因素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整体呈上升趋势8.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B.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逐年减小C.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D.农村生存环境已优于城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