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检测一、选择题1、在开发江南的过程中,对生态平衡产生消极影响的是①②③④①推广水稻②向山要田③兴修水利④围湖造田A②④B①③C①②③D①③④2、下列诗句能反映唐朝农业发展特点的有①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②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③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④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技艺水平是唐代手工业的特点,下列成就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有A能制造当时世上最大海船和使用推进器的战舰B纺织品吸收了波斯风格C铁的产地在全国有一百多处D青瓷中著名的秘色瓷在唐代出现4、隋唐时期手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①产地分布广②生产规模大,产量多③分工细,品种繁多,有不少新作品④技艺水平高,且融入了外来风格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③④5、史书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A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夜禁的限制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商业区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6、唐后期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位于A长江中游地区B关中地区C黄河中下游D长江下游地区7、“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握财货交易,度量衡物,辨其真伪轻重”。这主要说明了唐朝A严格管理城市商业B长安商品经济繁荣C对长安洛阳的商业活动进行特殊的管理D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8、下列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与政治联系最直接的是A唐后期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B唐后期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唐代茶叶市场广泛D唐代手工业品吸收了波斯的风格9、唐朝时,扬州极为繁盛,当时有“扬一益二”之说。促使扬州繁盛的最直接的因素是A优越的自然条件B经济重心南移C内外交通的枢纽地位D手工业发达10、汉唐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是①农具的改进②注意兴修水利③耕地面积扩大④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1、唐朝大面积兴修水利,主要集中在①黄河流域②长江流域③珠江流域④黑龙江流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下列生产工具不用人力操作的是①水排②翻车③筒车④曲辕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13、“九州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诗中描写的是唐朝A制造铜镜的过程B青瓷的特点C白瓷的特点D唐三彩的制造过程14、下列关于唐都长安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国际性的大都市②唐朝的政治中心③亚洲的文化中心④坊、市交错,商业繁华A①③④N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5、唐人记载:“开元、天宝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这段材料反映出①唐朝前期开辟出大量荒田②劳动人民创造了大量的财富③生产工具大有改进④唐朝的社会经济十分繁荣A①③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材料解析题16、阅读下列材料:年号公元人口数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约1900万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约4141万玄宗天宝元年742后约4531万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约5291万肃宗上元元年760年约1690万穆宗长庆元年821年约1576万根据以上表格,结合当时历史情况,简析人口变化反映的历史现象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要求:表述应当成文,限250字左右。练习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隋唐时居世界领先的科技是A雕版印刷术和火药B僧一行实测子午线长度C孙思邈《千金方》D大兴城和赵州桥的修建2、唐朝儒法两家的思想和佛道两教的思想在本质上的相同点是A麻痹人民B都被统治阶级所利用C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意识D封建统治者都加以重视和利用3、被郭沫若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的的诗人是A陈子昂B李白C白居易D杜甫4、隋唐画坛绘画的主题是A宗教画B人物故事画C山水花鸟画D帛画5、下列有关隋唐文化的论述错误的是A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B《大衍历》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C韩愈、柳宗元、刘禹锡三人皆为唯物论者D张旭和怀素是草书大家6、隋唐时期下列文化成就产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唐本草》编成②大兴城建成③道教达到极盛④火箭用于实践A②③④①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①②③④7、刘禹锡提出的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与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学说相比,二者之间在思想内涵上A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