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化学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学案(选修4)-人教版高中选修4化学学案VIP免费

高中化学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学案(选修4)-人教版高中选修4化学学案_第1页
1/17
高中化学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学案(选修4)-人教版高中选修4化学学案_第2页
2/17
高中化学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学案(选修4)-人教版高中选修4化学学案_第3页
3/17
溶液的酸碱性与pH[核心素养发展目标]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知道溶液pH的概念及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建立溶液酸碱性判断的思维模型。一、溶液的酸碱性与pH1.溶液的酸碱性与c(H+)和c(OH-)的关系c(H+)与c(OH-)相对大小c(H+)/mol·L-1的范围(25℃)中性溶液c(OH-)=c(H+)c(H+)=1.0×10-7酸性溶液c(OH-)1.0×10-7碱性溶液c(OH-)>c(H+)c(H+)<1.0×10-7特别提示用c(H+)、c(OH-)的相对大小来判断溶液酸碱性,不受温度影响。2.溶液的pH与c(H+)及酸碱性的关系(1)pH是c(H+)的负对数,其表达式是pH=-lgc(H+)。(2)溶液的pH、c(H+)及酸碱性的关系图(25℃):(3)pH的适用范围:1×10-14mol·L-1≤c(H+)≤1mol·L-1。3.溶液酸碱性的测定方法(1)酸碱指示剂法(只能测定溶液的pH范围):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示剂变色范围(颜色与pH的关系)石蕊<5.0红色5.0~8.0紫色>8.0蓝色酚酞<8.2无色8.2~10.0浅红色>10.0红色甲基橙<3.1红色3.1~4.4橙色>4.4黄色(2)利用pH试纸测定。使用pH试纸的正确操作为取一小块pH试纸于干燥洁净的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液点在试纸上,当试纸颜色变化稳定后迅速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3)利用pH计测定。仪器pH计可精确测定试液的pH(读至小数点后2位)。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例1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A.溶液中c(OH-)>c(H+)B.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变红色的溶液C.溶液中c(H+)=10-6mol·L-1D.常温时,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0-9mol·L-1答案B解析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关键是看c(H+)和c(OH-)的相对大小,若c(H+)>c(OH-),溶液呈酸性;而pH<7或c(H+)>10-7mol·L-1溶液呈酸性,仅适用于常温时,若温度不确定,就不能用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B项中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该溶液为酸性;D项中水电离的c(H+)<10-7mol·L-1,说明向水中加入了抑制水电离的酸或者是碱,溶液的酸碱性不能确定。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题点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方法例2李同学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1)该学生的操作是(填“正确的”或“错误的”),其理由是。(2)如不正确,请分析是否一定有误差:。(3)若用此法分别测定c(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误差较大的是,原因是。答案(1)错误的用湿润的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pH,相当于将溶液稀释了,测出的不是原溶液的pH,若溶液不显中性,就会产生误差(2)不一定有误差,当溶液为中性时则不产生误差(3)盐酸的pH因为在稀释过程中醋酸继续电离产生H+,使醋酸溶液中c(H+)受到的影响比盐酸中的小,故误差较小解析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的操作是错误的,会使测定的溶液被稀释。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题点溶液酸碱性的实验测定相关链接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强弱的关系(1)区别:溶液的酸碱性指的是溶液中c(H+)、c(OH-)的相对大小。酸、碱的强弱是以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来区分的;强酸、强碱在水中完全电离;弱酸、弱碱在水中部分电离。(2)联系:①强酸溶液的酸性不一定比弱酸溶液的酸性强,中和能力相同的酸,其提供H+的能力相同;②酸性强的溶液不一定是强酸溶液,酸性相同的溶液弱酸浓度大,中和碱的能力强。二、酸碱溶液混合后pH的计算方法1.强酸、强碱单一溶液pH的计算(1)计算cmol·L-1HnA强酸溶液的pH(25℃)①c(H+)=ncmol·L-1;②pH=-lgc(H+)=-lgnc。(2)计算cmol·L-1B(OH)n强碱溶液的pH(25℃)①c(OH-)=ncmol·L-1;②c(H+)==mol·L-1;③pH=-lgc(H+)=14+lgnc。2.酸碱溶液混合后pH的计算(1)强酸与强酸混合(稀溶液体积变化忽略)c(H+)混=,然后再求pH。(2)强碱与强碱混合先计算c(OH-)混=,再求c(H+)混=,最后求pH。(3)强酸与强碱混合(稀溶液体积变化忽略)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pH=7(25℃)。②酸过量:先求c(H+)余=,再求pH。③碱过量:先求c(OH-)余=,再求c(H+)=,最后求pH。(1)凡是单一酸溶液、酸酸混合溶液、酸碱混合溶液酸过量时,均直接求c(H+),再求pH。(2)单一碱溶液、碱碱混合溶液、酸碱混合溶液碱过量时,必须先求c(OH-)...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化学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学案(选修4)-人教版高中选修4化学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