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震川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上册学案: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1、使学生认识全球变暖及其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认识全球变暖的成因以及危害,了解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从而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念、全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终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2.通过读课本上图以及老师提供的大量图片,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发现问题能力,比较分析能力。3.通过学习大气污染——地球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危害,使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意义,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合作意识和“全球意识”。【学习重难点】1、教学重点气候的变化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和适应对策和防范措施。2、教学难点理解气候是不断变化的;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知识要点梳理】气候变化的概念:不断变化中按时间尺度分为、。近现代气候变化:特点:。原因:。海平面。危害:。影响生产。具体:。影响过程。导致。适应对策:、、等。【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北半球冬至日,航行中的海轮上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74°,物体影子朝北,从收音机里听到北京时间是8:20,回答1-2题。全球气候变化1、此时该船位于()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2、上述海域附近某珊瑚礁岛国内环境变迁将被迫举国移民,这里所讲的“环境变迁”最可能是()A、海平面上升B、火山爆发C、酸雨侵蚀D、臭氧层空洞3、我国CO2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中符合我国国情的是()①限制和压缩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②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构成③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④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能耗工业转移到西部地区发展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4、二氧化碳被称为保温气体,是因为()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B、破坏臭氧,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热能5、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主要措施有()①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②禁止燃烧矿物燃料③禁止滥伐森林,坚持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④加强国际间合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据估计,由于CO2、CH4、N2O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到那时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有()A、1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南B、冬小麦种植区域将南移C、珠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将往下移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小7、目前全球气候正在变暖。据推测21世纪全球气温可能上升2-5摄氏度,若这种推测属实,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①海水蒸发旺盛,水循环活跃,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降水量增多②我国东北平原一年一熟的农田范围缩小③随着海平面上升,我国部分沿海地区有淹没的可能④我国橡胶种植面积扩大,畜牧业地区范围缩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为1951~2002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回答(1)、1951~2002年,我国A.各地都增温B.增温幅度自东向西递增C.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年增温可达0.8℃D.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可达4℃(2)、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A.西北、华北、东北地区B.西北、华北、西南地区C.西北、华北、华东地区D.西北、华北、华南地区二、综合题8、分析“近年来大气中CO2含量增长示意图”,并回答:(1)图中代表近年来CO2增长的曲线是。(2)计算1985-1968年这十年间CO2含量平均每年增多ppm。(3)为什么大气中CO2的含量与日俱增?答:由于、、大量燃烧、和。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加上大量被砍伐所致。(4)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多对气候有何影响,为什么?9.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完成要求:喜马拉雅地区共有15万条冰川,除两极地区的冰冠外,这些冰川是世界上冰体最大的组成部分。许多资料表明,近年来,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长约5千米的巴尔纳克冰川,自1990年以来后退了近800米。国际冰雪研究委员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1)你认为冰川快速融化的原因是什么?会造成什么后果?(2)试将下列选项按其因果关系,设计一个网络联系框图表现出来(注意:框图内填字母代号)A.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