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的性质执教者:姜秀雷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2.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和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3.本课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硝酸这一节内容是放在了《氮的氧化物产生及转化》和《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后,对于氮的化合物有了一些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酸性在初中也已有所了解,本节是站在这两个基础上再来学习硝酸的性质。其中硝酸的氧化性是全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从实验入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铜与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时的不同现象。加深学生对硝酸氧化性的认识及对反应产物的记忆,同时也解开了学生在初中时学习实验室制氢气时不能选用硝酸的疑惑。并且还从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和电子得失,来简单分析硝酸与金属的反应,使学生理解反应的实质,同时也复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同时教材还介绍了硝酸的不稳定性和硝酸的工业制备,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2.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用的各种学习策略:学生已经对氮的一些化合物有所了解,所以对硝酸的氧化性实验探究会比较成功,根据现象分析结果比较正确到位;同时又可以通过该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硝酸与金属的反应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硝酸的酸性,在初中已有所了解,通过复习,还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硝酸的制备,书上的图解非常清楚直观,再根据对氮的化合物的了解,所以,理解其反应机理也不是很难的事。总之,本堂课,学生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参与进来,使的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2.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3.了解工业上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应原理;能力目标4.通过观察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分析和比较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掌握浓硝酸和稀硝酸性质的差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帮助学生树立起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二、教学重点及难点硝酸的特性——不稳定性和氧化性;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对比法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玻尔保存奖章的故事。你知道那种液体是什麽吗?就有它——硝酸看书集中精神展示:一瓶硝酸板书:硝酸的性质一;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液体,易溶于水,低沸点(83℃),易挥发。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69%,98%以上的浓硝酸叫“发烟硝酸”。观察归纳回答其物理性质看书,记忆记笔记展示:一瓶保存不当的硝酸观察;并思考讨论:为何颜色发黄?[讲解]久置硝酸分解产生的NO2溶于溶液中,使得溶液变黄![板书]二、硝酸化学性质1.硝酸的不稳定性:4HNO3=O2↑+2H2O+4NO2↑[讨论]硝酸应如何保存?回答: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放在避光、低温处。演示实验:浓、稀硝酸与铜的反应。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并推断实验产物,写出方程式板书: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对照并改正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思考:1氧化剂是____________,氧化性体现在_____________元素上2比较HCl,HNO3的氧化性强弱3.能否用Fe与稀HNO3制H2?4.氧化性:稀HNO3_____浓HNO3分析方程式:1氧化剂还原产物稀硝酸——NO浓硝酸——NO22.氧化性:HCl稀硝酸练习:硝酸可以与除AuPt以外的几乎所有的金属反应,写出银分别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方程式练习;板书小结,浓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规律讲述:硝酸可以与除AuPt以外的几乎所有的金属反应,且生成高价态的盐。那溶解金质奖章的液体是什麽呢?——是王水:浓HNO3和浓HCl(体积比1:3)混合物听讲记忆讲述:不仅如此,C够稳定了,但遇到浓硝酸也只有乖乖听从摆布。[板书](2)浓硝酸能与某些非金属反应。C+4HNO3(浓)=CO2↑+4NO2↑+2H2O问:硝酸的氧化性这麽强应该如何保存呢板书:3.钝化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发生“钝化”。看书,回答:用Fe,Al,他们在冷的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练习巩固:1.常温下,铁与下列溶液作用产生H2的是()A浓硫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