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知识目标】①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②讨论并概述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双百”方针的价值。③感受文艺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价值。养育人文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和目的。难点:“双百”方针贯彻的经验教训。【学法指导】小组讨论,活动探究【知识链接】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成为建设新中国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教学过程】一、“双百”方针的制定1、背景:⑴⑵2、提出3、含义⑴“百花齐放”⑵“百家争鸣”⑶地位4、成果: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茶馆》、《蔡文姬》、《青春之歌》、《三里湾》)二、挫折:1、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遭到批判。2、结果:百花凋零,许多文学艺术作品遭到政治批判。三、艺术的春天1、背景:2、内容:3、结果:四、经验教训1、教训:2、经验:(一)、(二)、(三)、【学思探究1】“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何不同?【课堂检测】(1-3为A级,4为B级)1.“双百”方针提出的时间是()A1949年B1950年C1956年D1978年2.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逐步提出“双百”方针是在()A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70年代3.“双百”方针中所说的“百花齐放”是指()A在艺术问题上,可以自由发展不前B在学术问题上,可以自由争论C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4.“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文艺事业惨遭摧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许多优秀的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B无数文艺界知名人士遭到迫害C“八亿人口八个戏”D“文革”十年,文化艺术工作完全停滞【作业布置】做三维设计【学后(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