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历史单元检测一岳麓版选修3(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特点是()。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还未形成③对外以商品输出为主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一战爆发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形成,此时西方列强对外经济侵略的方式以资本输出为主,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答案D2.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各大国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B.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C.俄国、奥地利投入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加深了双方的矛盾D.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解析一战前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是俄国和奥匈帝国。奥地利是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分裂后才出现的,因此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答案C3.1907“”年,欧洲各国在海牙召开了第二次和平大会,其主要任务是制定尽可能人道的“”战争行为准则。从以后十年的历史看,这样的准则所起的主要作用是()。A.阻止战争的爆发B.承认了战争的合法性C.阻止了不人道的武器的研发D.有力地宣传了人道主义解析从和平大会的主要任务看,这次会议将战争认作是一个国家的正当权利,因此B项符合题意。答案B4.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侵略集团的形成,从实质上说明了()。A.法德矛盾是当时国家关系中的主要矛盾B.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巴尔干半岛而结盟C.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商品市场互相勾结D.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争斗解析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斗争日趋激烈,导致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答案D5.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①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系②从背景看交战各国都是非正义的③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④一战的爆发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关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从背景看,塞尔维亚是为了民族独立而战,因此带有民族解放运动的性质,是正义的,因此②表述错误,应排除。答案B6.下图反映了一战中空战的情景,这一现象能够说明的结论是()。A.科技成果应用于军事领域B.一战推动科技进步与发展C.空战在一战中起决定作用D.空军成为各国的独立军种解析图片反映的是科技进步成果应用于军事领域,因此A项符合题意。答案A7.“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当时他的子弹射向()。A.德国皇帝威廉二世B.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C.法国国王路易十四D.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解析普林西普的子弹射向了在塞尔维亚进行军事演习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答案B8.下列有关一战期间凡尔登战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发生在欧洲的西线战场B.德军企图消灭法军主力C.交战持续时间最为长久D.导致俄、德双方相互僵持解析凡尔登战役交战的双方主要是德、法军队,没有俄国军队的参与,因此D项错误。答案D9.“”一战初期美国采取中立政策的原因有()。①避免战争对本国的破坏②趁机与交战国扩展贸易③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④经济实力低于欧洲各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美国采取中立政策不是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且在战前其经济实力就已位居世界第一位,因此③④应排除,故A项为正确答案。答案A10.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展开激烈斗争,主要围绕()。A.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B.建立两大军事集团C.维持欧洲大陆均势D.争夺巴尔干地区解析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帝国主义间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C、D两项是仅就欧洲而言,B项则是其实现目的的手段或措施。答案A11.一战期间对中国侵略最为积极的是()。A.美国B.日本C.英国D.德国解析一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占领胶济铁路和青岛,并于1915年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答案B1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等原材料缺乏的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