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二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与认知水平和规律而设计的教学过程。通过改变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的各种方法,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循序渐进安排练习内容,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前提,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享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通过游戏、比赛,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及合作能力。二、教材分析:“跳高”这一项目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跳跃发展起来的。跳高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部分组成。本节课的基本教材为急行跳高第一课次。重点体验和学习跨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技术动作,采用多种跳跃练习方法和简单适用的技术动作达成教学目标,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协调等素质,提高弹跳力,培养意志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三、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处于生长加速期,此时的学生富于想象,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学生对跳跃类项目有一定了解,具备一些基本的跳跃能力。本节课通过降低教材难度、改变练习条件,克服学生对跨越的恐惧心理障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其创造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跨越式跳高的动作,享受战胜自我获得成功的乐趣。四、教学目标1、使90%以上的学生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技术特征;使8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助跑、起跳的动作要领和方法。2、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和弹跳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控制能力和跳跃能力。3、克服对器械的畏惧,逐步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乐意融入团队,能有序练习,安静观察,能给予同伴适当的评价。五、教材重难点重点:斜向助跑,单脚起跳、起跳有力;难点:助跑、起跳的连贯协调。六、场地器材小栏架8个泡沫饭32个七、安全措施1认真检查器材与地面情况,合理控制练习场地,避免因过于拥挤而发生冲撞事故;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特别是下肢及脚踝关节。2课中教授学生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方法,注重学生体质差异性,强调小组内部的相互协作,合理调节运动负荷。八、本课特点:1、本课采用雪糕筒标志物做成的小栏架。本器材具有能组装、安全等特点,它轻巧、方便,功能强大,有利于激发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愿望。2、本课以泡沫板和小栏架贯穿始终,通过设定不同的助跑、起跳点,不同的高度,建立多层递进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满足学生不断获得知识与提高技能的需求,把教学重点、难点等融入到练习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练中会、会中得。3、本节课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在教师的层层引导下把握正确的助跑起跳动作。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激励学生,及时评价学生的所学、所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仑头小学水平二(四年级)体育课教案学校:仑头小学班级:四年级(2)班人数:40时间:2012、12.执教教师:余楚鑫指导:仑头小学体育科组教学目标1、90%的学生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技术特征;8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助跑、起跳的动作方法。2、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和弹跳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控制能力和跳跃能力。3、克服对器械的畏惧,逐步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乐意融入团队,能有序练习,安静观察,能给予同伴适当的评价。场地器材小跳高架8对,泡沫板32块,教学内容1.跳跃: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2.游戏:障碍跑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斜向助跑、单脚起跳、起跳有力。难点;助跑、起跳衔接连贯连贯。教学流程课堂常规--游戏《找朋友》-模仿操-各种方式的跳跃-跨越式跳高-游戏《障碍跑》-放松-评价小结程序时间分钟达成目标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学习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学习方式激发兴趣阶段2′3′1、培养良好的上课常规。2、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充分活动开各关节1、课堂常规2、游戏《找朋友》3、模仿操1、宣布本课的内容及要求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示范3、音乐伴奏,师生做热身运动激发学习热情1、认真做好课堂常规。2、遵守游戏规则3、积极参与集体学习分组学习********⊙⊙⊙⊙⊙⊙⊙⊙△增趣促学3′2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