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道法自然潘丙理高三,十七八岁,正值青春年华,率真自信,积极进取,充满希望。并且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如此美好的花季里,我们不断地拼搏,我们充满激情,追逐梦想,向心中的梦一步步靠近。在如此美好的花季里,到处隐含着别样的美丽,它们装扮着生活,装点着人生。在如此美好的花季里,我们会迷茫会悲伤,会纠结会释然,但我们不会放弃。我们不缺乏失败,但我们永远不会被打败。我们一直充满希望,带着几分倔强,几分自信,几分从容,描绘着属于我们自己的青春画板……整个高三的奋斗过程,与水奔向大海的过程及其相似,两者所经历的过程都是一个目标明确、过程艰辛、精神自主、充满智慧、永不言弃的过程,高三的学习过程很好地蕴含着水的精神,因此,我们选择意志坚韧、智慧灵动的水的精神引领高三的学习生活。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避高而趋下,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水,是“生命之源、活力”的象征。水,很普通,很普通,我们天天见它,天天用它。但伟大出自平凡。水不仅是万物的起源,活力的象征,它也是人类的老师,它的许多特点值得每个人思考、学习和效法。水,是“志向高远”的象征:涓涓细流,也能由始而终,目光长远而坚定,无论有多少困难、险阻,始终坚持奔向大海。正所谓“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但是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高三学子,就应该不惧艰难困苦,毅然而然谱写着属于自己的生命曲线,怀揣着最初的梦想,奋战在高考最后冲刺的路上,相信自己一定会冲破一切的阻碍,达到胜利的终点。水,是“持之以恒”的象征:以柔克刚,看似柔弱,柔之胜刚,弱之胜强,滴水穿石。“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我想,这就是对水周而复始的努力与奋斗的诠释吧。水,是“自强不息”的象征:川流不息,日进不止,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东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丝动摇,雄浑豪迈的脚步何曾有片刻停歇。或许水要走这条路,要走上千年,上万年,上亿年……甚至直至干涸、消失……但水的精神不会变,那是一种虽然不知道结果,但却勇往直前、执著追求、永不言败的精神。高考的复习不就是需要这样的精神吗?水,是“智慧灵动”的象征:善于迂回,善于融通,善于渗透,随物赋形,充满生机。高三的学习必须具备这一份灵性。高考复习中,牢记各科答题策略,常想易错教训,掌握得失之道,不求完美只求更好;不断调整备考心理,道法自然,尊重生命规律,遵守认知规律,追求精神优秀,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水,是“胸怀广博”的象征:知忍让,善谦下,能容万物,海纳百川。正如《成事在人》中,曼德拉总统所做的一切,宽容从现在开始。做人就该如此。水,是“品德高尚”的象征:滋润万物,而屈尊于万物之下,广施恩惠,不图回报,温良谦让,上善若水。老子认为,“水”有三性:其一,“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其二,水“善下之”;其三,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水善利万物,又不争”,故“上善若水”,上等的善良品质是不求利我的一种无私境界;水“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成江海之大以纳百川,“善下”不是表面的示下,而是其超凡的容人之量。柔弱莫过与水,而攻坚,水随物塑型,至弱至柔,但又能淹没一切,毁灭一切,无坚不摧。“水的精神”是博大精深的,它能给人以许多许多启迪。“刚柔相济,水滴石穿”-----水的精神是柔和但坚定的开拓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的精神是博大而深邃的学习精神。“高山流水,春风化雨”-----水的精神是优雅和谐的团队精神。孔子曰:“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洮洮乎不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而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水之道,人之道,人立于世间,当以水比德,悟人生之道。上善若水,仅此一句话,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