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知识梳理】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至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的衣食住行用实现了由到、再由到的历史性跨越。2.我国已经达到的小康,还是的、的、的小康。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1)。(2)。(3)。4.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的发展过程。二、围绕主题、抓住主线1.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的地位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________,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________。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1)必须把______________作为第一要义。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三个战略)(2)必须把___________作为核心立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四个人民)(3)必须把________________作为基本要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4)必须把___________作为根本方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地位:以科学发展为____,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______,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__________。(2)措施:(1)_____________战略。原因: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_______和_________的_______,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_________。措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1原因: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_________。措施:①要把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____和______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____拉动,更多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驱动。②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③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原因: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措施:①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②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原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______,是关系人民福址、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措施:①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课堂达标】一、判断并改正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3、科技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4、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5.统筹区域发展是关系我国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6.江苏坚持富民优先战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二、单项选择题1.2013年全国各省市相继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这主要说明A.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B.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求C.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D.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2.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五位一体”。这主要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A.核心立场B.基本要求C.根本方法D.第一要义3.近年来,我国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国家致力于A.统筹区域发展B.统筹经济社会发展C.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