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中暑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单位:XXXXXX分公司编制人:公司预案编制组发布人:批准日期:2018年4月1日执行日期:2018年4月1日XXXXXX公司编制日期:2018年4月1日1目录1事故特征1.1.1事故类型11.2事故发生区域21.3事故的危害程度、可能时间及影响范围2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21.5事故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32应急组织与职责32.1组织体系32.2应急救援组织职责说明33应急处置6.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6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63.3信息报告程序93.4现场恢复94注意事项1.0附件1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联系方式11附件2应急物资装备清单12附件3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1321事故特征1.1事故类型当作业人员在高温(一般指室温超过35°C)环境中,且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体内积蓄的热量不能向外散发,以致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如过多出汗,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很容易引起中暑。在同样的气温条件下,如伴有高湿度和气流静止,更容易引起中暑。此外,带病工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也是高温中暑的常见诱因。高温中暑起病急骤,大多数患者有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前驱症状。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现特点,中暑一般分为三类:(1)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呜、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7.5C,如能及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2)轻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通常表现为体温在38.5C以上,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并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而快等。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可恢复正常;(3)重度中暑,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以突然昏迷起病。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C以上。1.2事故发生区域生产车间、熔炼区域。1.3事故的危害程度、可能时间及影响范围(1)危害程度:由于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3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2)发生可能时间:正常生产时、检维修时。(3)影响范围:生产车间、厂区及周边区域。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天气炎热。车间内通风不畅;(2)作业人员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呜、胸闷等不适症状;(3)作业人员上班前精神状态不佳。1.5事故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1)在车间内或作业过程中所发生的高温中暑,尤其是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中暑,会产生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等二次伤害的危险。(2)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出现急躁、慌乱,可能引发其他事故发生。2应急组织与职责2.1组织体系2.2应急救援组织职责说明2.2.1应急救援组长职责公司应急救援组由经理xxx担任组长。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组长主要职责如下:(1)贯彻执行国家、各级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相关规定。4(2)组织制定、修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建应急救援队。(3)审批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救援所需的监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等的购置。(4)检查、督促做好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5)批准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6)及时向安监、消防及当地政府等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的具体情况。(7)向周边单位通报相关情况,并根据事件情况向周边单位予以请求援助。(8)组织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9)协调事件现场有关工作。配合政府部门对环境进行恢复,事件调查等工作。(10)负责督促对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和基本防护方法的培训,向周边企业、敏感点等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化学品特性、救援知识等的宣传材料。2.2.2应急救援办公室职责应急救援组办公室主任由安全员XXX担任,主要职责如下:(1)负责应急救援组的日常管理工作。(2)接收生产安全事故的报警信息,并根据报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