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叶1一叶一世界1.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是与财务会计并列的一门新兴的、独立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是多种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结合性。管理会计的特点:管理会计是为了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服务。具体来说,它为特定管理目标提供所需信息,帮助有关管理人员进行正确的预测和决策,并在执行过程中加以控制、考核。2.管理会计学的形成及发展阶段:A.管理会计的萌芽阶段(20世纪20-30年代)。其特点是企业推广泰勒的科学管理,美国企业会计实务中开始出现“标准成本计算”、“预算控制”、“差异分析”。B.管理会计的创建阶段(20世纪40-50年代)。其特点是出现专门配合职能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的“责任会计”、“成本-数量-利润分析”。1952年世界会计学会正确通过“管理会计”一词。C.管理会计的发展阶段(20世纪60-80年代中期)。其特点是会计不断吸引运筹学、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又引进现代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使会计可以应用现代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的原理与方法,建立多种数量化的管理技术。D.管理会计的未来展望。适时生产系统(JIT),全面质量管理(TQC),作业管理(ABM)等等新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3.管理会计是会计与管理的直接结合。它是为了搞好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企业有限资源,力争获得最优的经济效益而建立的一种对内会计。管理会计凭借所掌握的大量经济活动数据,利用一整套科学方法,为企业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提供有用信息,以帮助管理人员规划未来、控制现在、考核过去,促进达成企业目标。4.管理会计学的基本职能:A.计划。为保证企业计划顺利编制和执行,企业通常需要制定预算,利用预算来协助企业管理者规划企业发展目标。其具体包括有三:业务预算(与企业日常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一系列预算,如销售、生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产品成本、销售税金等),财务预算(反映预算期内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专门决策预算(主要指预算期内不经常发生、一次性的经济活动而准备的)。B.组织。合理的组织设计和激励安排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在管理会计中,主要是通过设计责任中心对企业的预算进行层层分解以实现组织的设计和激励。其具体包括:责任中心的建立,责任中心的业绩考核和评价。C.控制。为了保证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管理层需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具体过程有三:制定控制标准,收集、比较和分析各项经营活动的反馈信息,及时矫正偏离计划的差异。5.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A.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同出一源,原始的经营信息是两会计的共同依据。B.管理会计通常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会计数值和会计报表资料进行加工、改制、延伸,来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或个别经济事项作出预测、决策。C.财务会计虽然称为对外会计,但广义来说,财务会计同样也是为了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对内同样发挥着不同忽视的作用。6.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A.主要服务对象和工作目的不同。B.核算范围和内容不同(管理会计既从整个企业出发,又从企业的局部出发)。C.采用的工作方法不同(财务会计的流程是凭证、账簿、报表;而管理会计是采用会计、统计、数学方法来进行规划、控制、考核)。D.约束条件不同(财务会计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而管理会计只服从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E.对提供的信息要求不同(管理会计强调快速、相对精确)。7.成本是商品生产者为生产经营商品而发生的各种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耗费的货币表现,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成本是为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而耗费的经济资源的价值;成本是为获得经济资源而付出的经济资源的代价;成本是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为了再生产,它需要得到补偿,所以成本是耗费和补偿的统一体。8.成本的分类:A.成本按其性态分类(所谓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一花一叶2一叶一世界关系):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B.成本按其可控性分类(即成本的发生是否可以事先预计并落实责任):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C.成本按其与决策的相关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