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题:第一章远古时代1.简述中国境内猿人(★★)答:旧石器时代,人类在体质上保留了许多古猿的特征,被称为猿人。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在猿人主要有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①元谋人: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距今年代:约170万年实物:两颗牙齿化石(男性)②蓝田人:发现地点:陕西省蓝田县距今年代:约60万~80万年实物:头盖骨、鼻骨和三颗牙齿(女性)③北京人: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上山洞里距今年代:约70万年~20万年实物:6具头盖骨、还有一些残片、十万件石器、用火的痕迹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生产生活情况: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共同劳动,过群居生活;会使用天然火,会保留火种2.简述母系氏族的社会生活(★★★)答:①形成了相对集中的长期定居村落②妇女在氏族中居主导地位,血缘世袭和财产继承按母系计算③妇女从事采集、男子从事渔猎,每个成员都依靠氏族公社而生存,他们共同劳动,社会地位是平等的④婚姻形态也从原来的族外婚逐渐发展为对偶婚,但没根本改变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状态3.简述父系社会的形成答:①形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主要遗址有:龙山文化(山东章丘)和良渚文化(长江下游)②父系氏族制度代替母系氏族制度,是历史上一次深刻变革⑴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第一次社会分工使畜牧业和农业分工)男子在生产中逐渐占主导地位⑵婚姻制度由对偶婚姻逐渐向一夫一妻制转化,原来夫从妻居转变为妻从夫居,这样母权制自然过渡为父权制,父系氏族公社逐渐形成4.简述家庭私有制的产生答:①男子凭借经济上的优势,在社会生产中取得主导地位,从而打破了母权制的婚姻秩序,原来对偶婚姻制下的从妻而居的传统被一夫一妻制替代。个体家庭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妇女社会地位普遍下降②随着生产和财富的积累剩余产品的增加使私有现象也开始出现,这时一些氏族部落首领利用职权占有更多的私有财产,私有制也日益发展起来,贫富分化的结果,在产品交换和部落战争中不断扩大从而使原始公有制加速崩溃第二章夏、商、西周5.简述商朝的国家机构(★★★)商朝的国家机构比夏朝更加完善答:①在商王之下没有冢宰或师尹、卿士等掌管政务,他们各有僚属,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统治系统②建有强大的军队,制定了各种刑法,设置了许多监狱③将统治区分为畿内和畿外,更加巩固和加强了国家统治机构6.简述西周政治经济制度(★★★━)答:㈠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①分封制:国王把土地和人民分给同姓贵族、异姓贵族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诸侯要服从过往的命令,向国王纳贡,并随从作战评价:分封制加强了统治,但也为后来诸侯割据埋下祸根②宗法制:宗法制规定天子、诸侯等的职位只能有嫡长子继承,其他各子都要被分封为诸侯或卿大夫、士。意义:宗法制是分封制的理论基础,二者结合使西周建立起一套自上而下的等级制度,使统治更加巩固㈡经济上实行井田制7.简述西周的国家机构(★★★)答:①周王称天子,是国家的最高统治着,下有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三公下有太宰、司徒、司马、司空等,其下还有许多僚属,分管各项具体事务构成庞大的统治机构②周王朝的各级官职都由贵族世袭相承,形成了世卿世禄的局面③周王室有一支庞大的军队,最高指挥权归周王④西周刑法制度更加完备(刑法主要有五刑:墨、劓、刖、宫、大辟,此外还有鞭刑和流放)8.论述夏、商、西周的社会文化(★★★)答:㈠哲学①殷商时期,人们信鬼神,把上帝视为最高主宰;周代,人们继承了这种天命观,但也提出过“敬天”、“保民”等主张,表现出重人事、轻鬼神的倾向②《尚书》是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书中提出“五行”观念,“金、木、水、火、土”,表现住朴素唯物主义的萌芽③《周易》是我国最古的一部占卜用书,书上描述了许多阴阳矛盾关系,反映了古人的朴素辩证法思想㈡文字、诗歌①我国现已发现的较早的基本成熟的文字是在殷墟等处发现的甲骨文和金文②《诗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周颂》《大雅》《小雅》《国风》)㈢科学技术①天文历法: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就来源于夏朝;商超的历法叫殷历殷朝历法要比夏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