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选1仿真模拟卷(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北京西城模拟)下图为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反映中国()。A.人口增长速度减缓B.青少年人口比重增加C.乡村人口数量减少D.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2.东部人口比重的变化表明东部()。A.人口数量先减后增B.人口增长为“三低”模式C.人口密度持续增大D.人口迁移受生态环境影响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自然增长率由1953年24‰,降低到年的5.7‰,人口增长速度出现了明显减缓;其他信息读图可判断。第2题,由东部三个年份的人口比重与该年全国人口总数的乘积,可计算出三个年份东部总人口,可发现东部总人口是持续增加的,则东部人口密度在持续增大。答案1.A2.C(·广东肇庆期末检测)右图为某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卫星云图照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3.此时,影响甲地的天气系统应该是()。A.冷锋B.暖锋C.低压D.高压4.获取该云图照片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ISB.GPSC.RSD.GIS和GPS解析第3题,根据卫星云图照片可知为台风天气,所以此时影响甲地的天气系统是低压。第4题,获取该云图照片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RS。答案3.C4.C(·浙江嘉兴一中第一次阶段性测试)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据此回答5~7题。5.有关图中A、B、C、D四点海拔高度的比较,肯定正确的是()。A.HA>HBB.HC>HDC.HB>HAD.HD>HC6.图中河流的主汛期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7.该区域是世界重要的商品小麦产区,产品出口自世界各地,其农业生产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荒漠化B.盐碱化C.石漠化D.水土流失解析第5题,图中A点海拔高度HA<0,B点海拔高度HB在200米以上,C点海拔高度HC、D点海拔高度HD、均在50米以下,无法肯定C、D两点的高低。但可以肯定的是HB>HA。第6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为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当1月份时,南半球为夏季,该地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干燥,河流进入枯水期。7月份时,南半球为冬季,该地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河流进入主汛期。第7题,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是世界重要的商品小麦产区,产品出口自世界各地,由于气候相对干旱,蒸发旺盛,不合理的灌溉,极易造成土壤盐碱化问题。答案5.C6.D7.B(·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二期中考试)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8~9题。8.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9.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解析第8题,根据图中提供的经纬度数值及地理事物的轮廓,可以判断A为宁夏平原,该地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比较旺盛,发展农业长期引用黄河水灌溉,引起土壤的盐碱化。第9题,导致B处(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答案8.C9.D(·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下表是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四个国家年每日的石油生产、消费、输出、输入统计表,读表回答10~11题。单位:百万桶国家生产消费输出输入甲8.51419.51.43313.47乙9.792.96.8450.04736丙3.9737.850.04194.21丁0.88352.940.67122.51810.从上表判断,哪国国内每日石油现货呈现不足的情形()。A.甲B.乙C.丙D.丁11.根据上题判断,甲、乙、丙、丁国家分别是()。A.中国、俄罗斯、美国、印度B.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C.俄罗斯、美国、印度、中国D.美国、俄罗斯、印度、中国解析第10题,丁国生产和输入量为3.0415百万桶,消费和输出量为3.6112百万桶,现货不足。第11题,四国中美国石油消费量最大,其次是中国;俄罗斯石油生产量和输出量最大。因此甲为美国,乙为俄罗斯,丙为中国,丁为印度。答案10.D11.B二、综合题(共56分)36.阅读图文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