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清平乐村居》评课稿上周听了张老师校长执教的《清平乐村居》一课,一直觉得意犹未尽。张老师的课清新洒脱,他儒雅的气质、潇洒的板书、幽默的语言,把在场的所有老师、学生都带入了辛弃疾所描绘的那一幅恬淡宁静的乡村画面中,听着听着,所有的人都“醉”了……张老师的课“朴实、扎实真实”,在他的精心指导下,通过师生对话、生本对话,咀嚼到了语言文字的味道,品味着宋词给我们带来的无限欢乐。听了这一课,收获颇多。一、以读代讲,整体感知张老师的导入很简单,就是让学生齐读整首词,然后把词牌名板书在黑板上,告诉学生这首词的词牌名叫做清平乐。多好听的一个词牌名!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读。张校长继而扩展开来,问学生:“你还知道那些词牌名?”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有的说满江红,有的说渔歌子,还有的说水调歌头。我很喜爱这样的开头,因为通过回忆旧知识,学生对词牌名有了更深刻的印象。接下来,张老师又点了两名同学诵读,全班读,老师作点评,特别指出了“莲蓬”一词,并且告诉学生,莲蓬的“蓬”平常读轻声,但是在这首词当中可读“liánpéng”,目的是押韵,读起来更好听。这样解释就显得很巧妙了。二、手舞足蹈,字正腔圆,揣摩意韵感悟美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为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词的意韵,张老师依学而教,据学而生。她先让学个体试读全词,目的是探底;接着用一种独特的吟诵方式——击掌而歌,力求让学生尽快走进文本: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样灵动的指导妙趣横生,课堂上的学生们兴趣盎然他们“字正腔圆”地吟着诵着,和着唱着,手之舞之,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做到了“过目成诵”。美的词韵,美的词境,美的享受在师生心中潜滋暗长,他们身心愉悦,学习其乐融融。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品味意境体验美古代诗词,语言精练含蓄,用词形象,追求意与境的和谐统一。在教学中,张老师努力把握诗的整体意境,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感悟有生命活力的语言文字,想象那漂亮静谧的田园风光,通过咀嚼文字、品悟画面来引领学生走进美的世界。片段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师:这首词里有哪些是作者喜爱的?生:青青草。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师:青青草是什么意思?生:就是绿色的小草,写出了小草的颜色。师:是啊,这里运用了一个叠词“青青”,既好听,又形象,突出了小草的颜色。师:你觉得这首词里还有哪些是作者喜爱的?生:相媚好。老公公和老婆婆相亲相爱,这幅画面很温馨。师:老公公和老婆婆相亲相爱,他们会说些什么呢?生:说吴地方言。张老师在解说这首词时,不是硬生生地把每一个词挑出来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感悟,在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中,学生走进了宁静幽美的村寨,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各自感受着诗词独有的意境之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片段二:品析词眼,提挈全篇品“无赖”师:哪个词是说小孩子淘气的?生:无赖。师:我们现在是怎么理解“无赖”的?生:不讲理的人,淘气捣蛋的人;师:文中的无赖是什么意思?生:我觉得是有趣的意思。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生:我看是可爱、顽皮的意思。师:哪一个字可以看出他的顽皮可爱?生:喜。生:卧。生:从文中“最喜”一词可以看出。师:哦,确实如你们所说,这里的“无赖”是指可爱顽皮的意思。古今词义的差别就在这里。文中的“卧”字怎么体现出小儿子的顽皮可爱呢?你们再观察一下,能说说小儿的动作或神情吗?从中你们又体会出什么呢?生:因为文中写道小儿子剥莲蓬,别人都是站着或者坐着的,只有他是卧着的,可见他很淘气,很可爱。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尽情联想,品出了一个“卧”字的味道,也品出天真,品出专注,品出童趣。品“醉”这首词中,“醉”字是很有味道的,那么这个“醉”字究竟包含了什么样的味道呢?张老师是这样展开课堂教学的:师:老公公和老婆婆相亲相爱,他们会说些什么呢?生:吴地方言。师: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生:独处的时候。生:醉里。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师:不可能完全醉,那么老公公老婆婆为什么醉呢?生:彼此恩爱,很陶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