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浠水实验高中说课人:胡其慧高三复习课高三复习课二说学情四说教学过程五说学习方法三说高考及考纲一(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2第9题)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下题。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一、说高考和考纲一、说高考和考纲(2013年江苏卷)左图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右图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17-18题。17.左图甲处的洋流与右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A.①B.②C.③D.④18.甲处洋流的影响是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B.形成著名的渔场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二、说高考和考纲二、说高考和考纲说高考和考纲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2第9题,通过分析北美洲西海岸中纬度地区夏季多雾的原因,考查了洋流的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的是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013年江苏地理卷第17—18题通过分析洋流与等温线的关系,考查了寒暖流的判读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与考试大纲考核的目标与要求:“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个方面”相一致,也符合考试大纲的内容要求: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实这种以世界区域图或模式图为背景,考查洋流的相关知识的形式在近五年的高考也不少:如2012年的海南卷、北京卷、重庆卷,2011年的江苏单科卷、2010年的上海卷,2009年的全国卷1等等,在此不一一细说。二说学情四说教学过程五说学习方法三说高考及考纲一出处中图版必修教材一的第二章第二节《水的运动》第二部分的内容二、说教材二、说教材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水循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世界洋流的知识,这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是今后学习的基础,因此,在高中地理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通过描述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二、说教材二、说教材地位、作用地位、作用教材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第一是洋流的主要成因和类型;第二是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着重讲述中、低纬度海区的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第三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案例研究”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二、说教材二、说教材知识与能力运用地图,从分布位置、运动方向、寒暖流的位置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能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正确理解气候、洋流等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语言的描述能力。二、说教材--复习目标二、说教材--复习目标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读图对比、绘制表层洋流的分布模式简图,分析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能力、动手绘图能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读图对比、绘制表层洋流的分布模式简图,分析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能力、动手绘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从而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增强现代海洋意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从而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增强现代海洋意识。重点: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确立依据:依据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高考的实际,同时考虑到“洋流的形成、分布规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教材中的地位,以及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故确定其为重点。二、说教材二、说教材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难点:洋流的成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