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有条理的列举分析有关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获得问题的答案。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能对信息进行分析,用列举法解决问题,体会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列举法解决问题,得到解决问题的全部答案,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P94~95例1及“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2、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感受“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对解决问题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回想:过去我们学习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2、你们说到的列表、画图这两种策略都是用来整理问题中的信息,便于我们分析数量关系,最后还是通过列式计算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策略则不然,运用这种策略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不需要再列式计算。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验吧。二、探究策略。1、教学例1。王大叔在围花圃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他究竟碰到了什么困惑?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出示例1: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你愿意帮助王大叔解决困难吗?①提问:从题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确定围成一个什么样的长方形,我们要考虑的什么?你是怎么想的?(知道长和宽。)怎样才能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呢?C=2(a+b)(a+b)=C÷2=22÷2=11(米)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是11米,你有信心把不同的围法都找到吗?把你找到的围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指名回答。②大家这样有条理地表达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但是都写下来,似乎也比较麻烦,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能很好地找出所有不同的围法?③出示表格:请你把刚才所找到的所有围法都记录在表格中(学生各自填表,教师巡视,收集学生列表)出示学生表格:长方形的长/米10987654321长方形的宽/米12345678910长方形的长/米109876长方形的宽/米12345提问:这两张表格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你认为哪张表格是正确的?为什么?通过刚才的交流和对比你认为在“列举”时最应该注意什么呢?板书:有序这样有顺序的一个一个排列出来有什么好处?板书:不遗漏不重复④小结:像这样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条理地列举出来,从而找到问题答案的策略,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策略——“列举”。板书:列举⑤在大家的帮助下,王大叔知道了花圃一共有5种不同的围法,可这会他又在纳闷该选择哪种围法?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给王大叔?指名回答:为什么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加入面积一栏。学生口算,教师填入面积。提问:观察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你发现了什么?周长相等的情况下,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面积越大。⑥小结:看来有顺序的列举,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隐藏的数学规律。2、讨论: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1)一组一组地写出10可以分成几和几。(2)用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3)有序地写出3张数字卡片能组成的所有三位数。三、巩固练习。谈话: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都不错,现在到了检验大家学习成果的时候,有信心接受挑战吗?1、做“练一练”第1题。(1)出示题目:有一种音乐钟,每隔一段相等的时间就发出铃声。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