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情感焦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摘要: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小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情感中的焦虑问题普遍存在于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并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什么是情感及情感焦虑,分别从小学生个体、教师、家庭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情感焦虑原因,阐述其对小学生英语学习造成的影响,提出了有助于小学生学好英语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小学生克服情感焦虑,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关键词:小学生;情感焦虑;英语学习;克服一、引言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作出了规定:“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的各个级别均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进行总体描述。”[1]从课标中不难发现,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2]。情感中的焦虑问题普遍存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于初级阶段的学习者来说,情感焦虑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很大的消极性和妨碍性[3]。笔者将从导致情感焦虑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其对小学生英语学习造成的影响,摸索有助于学生学好英语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情感焦虑,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二、情感焦虑1.情感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感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的更加轻松更加迅速。”[4]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学生将学习活动、求知欲望作为自己的优势需要,则他们就会产生热爱学习、追求真理的感情。一个有严重厌学情绪的学生,就会将学习看作是负担。可见情感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那么究竟什么是情感呢?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5],它是对事物的一种好恶倾向。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情感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情感可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例如:焦虑、害怕、羞涩、紧张、愤怒等这些态度表现属于消极情感,它们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积极情感如:自尊、自信、动机、愉快等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2.焦虑焦虑是消极情感因素的一种,它属于学习者的个别因素,它可能是语言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5]。当个体发现不能到达预期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时,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带有恐惧感、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3.情感焦虑1以往的教学目标的单一性导致在教学上只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忽视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每当他们在学习上出现问题,人们总习惯对学生责备和训斥而很少去了解和关心他们的内心感受和需要,从而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焦虑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这种焦虑情绪称为情感焦虑(以下均称为情感焦虑)。对于小学生英语学习而言,教师呆板、单调、过于强调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单一、局限的评价内容、方法、手段,忽视儿童天性的教学形式及家长不恰当地对孩子英语学习地管理等,都会造成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情感焦虑,这些必将降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随着他们年级的不断升高,对知识继续学习的欲望也将逐渐削减,影响英语的学习效果[4]。尤其对处于语言学习初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情感焦虑对英语学习起很大的干扰作用。总结以上研究者对情感及焦虑相关问题的阐述,笔者界定了情感焦虑的定义为:情感焦虑是指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不安,失意,烦躁和害怕犯错误的心理状态三、导致情感焦虑的因素由于情感焦虑对学生英语学习造成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有的学生因为过分焦虑,轻则烦躁不安,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成绩下降;重则导致神经衰弱、耳鸣。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