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诗歌鉴赏练习(分类)-表现手法(教师)VIP免费

诗歌鉴赏练习(分类)-表现手法(教师)_第1页
1/5
诗歌鉴赏练习(分类)-表现手法(教师)_第2页
2/5
诗歌鉴赏练习(分类)-表现手法(教师)_第3页
3/5
诗歌鉴赏分类练习(表现手法)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齐安郡中偶题杜牧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问: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答:用了拟人表现手法来刻画形象。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又“低面”,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三)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答: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诗的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赏析提示〗竹枝词是巴渝(今重庆市一带)民歌中的一种。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依调填词,写了十来篇,这是其中一首摹拟民间情歌的作品。它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予以表达。第一句写景,是她眼前所见。第二句写她耳中所闻。第三、四句接着写她听到熟悉的歌声之后的心理活动:这个人啊,倒是有点像黄梅时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又还出着太阳,可真有点捉摸不定了。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参考答案〗最后一句使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道是无晴却有晴”也就是“道是无情却有情”。作者明确而又含蓄地表达出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的迷惘,她的眷恋,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画出来了。第1页共5页4.(2008江西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鹜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全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答:〖参考答案〗(6分)(1)此诗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景。(2)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和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国家不统一,人民不能自由往来的残酷现实。(3)作者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渴望国家统一,人们能过上自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5.(2008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①撚(niān):持取,捻弄。问:“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参考答案〗A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动作描写)。B作者用“捻花”表达对春天的喜爱,用“放花”表达对春去的无奈。C用“撚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6.(2008福建)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诗歌鉴赏练习(分类)-表现手法(教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