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说课稿韦柏一、教材分析本课为二年级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第四单元第十一课最后一框题。第四单元由第10,11两课组成。第十课分析国际社会,即主权国家的外部环境;第十一课主要分析国际社会变化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在此基础上,阐述我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家环境采取的对外政策。因此本课内容是第四单元的落脚点和归宿。二、学情分析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在第一课时时有意识地播放了视频:和平发展之路(介绍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对外交往情况)学生对新中国的外交历程有一定的了解;同时高二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的问题分析能力,开始将目光投向周围的社会生活,对国际政治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关注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但缺乏对中国对外关系的全面了解,也缺乏明确而清晰的理论观点,需要进一步了解并提升国际责任感。三、教学目标内容目标:引述有关资料,阐明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既是独立自主的,又是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的。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的外交政策指引着我国的对外活动,使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知识目标:了解外交政策的含义;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的外交政策;理解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实践,以及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所做的贡献。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理解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积极意义,维护国家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能力目标:提高收集资料信息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能运用外交政策知识观察、分析我国开展的外交活动。培养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作用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培养和平观念,热爱和平,树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信念;培养合作学习、团结友爱的精神。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难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决定因素五、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用于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决定因素)、讲授、启发。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用于我国外交成就)教学形式:课堂教学六、教学过程(一)时事链接导入新课视频导入播放视频:和平发展之路9′12(介绍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对外交往情况)二、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独立自主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争取到的根本权利,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材料一:1969年3月,苏联军队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保卫了祖国的领土。-----(捍卫我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材料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内政问题,外国的介入纯属干涉中国内政行为。中国不允许外国干涉其属于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内部事务。----(决不允许任何借口干涉我国内政)材料三: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说,《联合国宪章》赋予安理会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但缅甸所有直接邻国、东盟成员和绝大多数亚太国家无一认为缅甸局势对地区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安理会强行介入并试图采取行动不仅逾越安理会职责,而且无助于其他联合国机构进行正常讨论,更不利于秘书长继续开展斡旋活动。2007年1月12日,中国对缅甸问题决议草案使用了否决权。------(根据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通过材料的展示体现出中国的外交成就、国际地位。胡主席在四个峰会上的讲话更明确的阐释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与本课学习内容紧紧相扣。用它引导学生探究我国外交政策的内容。(二)引导探究建构新知看完视频后,引导学生结合视频、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