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学校开展写字教学的经验汇报材料建始县业州镇第一小学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是《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课标》明确指出:写字教学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必修课程。回顾学校以往写字教学的状况,有许多无奈和遗憾。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历史原因,学校缺乏胜任写字教学的老师;二是从上到下对写字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给予写字教学充分的课堂学习时间,缺乏专业指导和正常教学,使语文教学中的写字教学仅仅停留在学生写字只是会写,而不是写好,更不知道怎样写好的水平上。自2004年全县全面实施新《课标》后,学校领导和语文教研组再次分析语文教学现状,感到要全面落实新《课标》,必须把《课标》中各目标具体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于是对于写字教学这一薄弱环节采取了相应的得力措施:1、写字课进课表,在教学时间上给予充分的保证;2、抽调有专长的教师担任写字课的教学;3、开办教师书法培训班,营造一种浓浓的书法学习氛围。通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我校的写字教学卓有成效,现将其点滴经验汇报如下:一、充分利用汉字音形义的美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汉字是音形义结合完美的文字,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写字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主动要求把字写好。例如:我校长期担任写字教学的孙信忠老师在给一个班上第一节写字课时,是这样上的:首先向学生自我介绍教师的名字后,然后在黑板上工整写上自已的名字“孙信忠”,接着引导学生逐一进行分析:“比儿子小一辈的是孙子”,因此,“孙”字是由“孙”和“小”字组成;“信”字拆开是“人”,“言”,表示一个人说话要讲信用;“忠”字既是形声字又是会意字,读“中”但与“心”相连,表示敬,对人要忠诚。这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提了起来,纷纷要求老师对自己的姓名进行解释。于是,孙老师针对同学们书写的姓名一一进行字形的比较,字义的分析,学生兴趣盎然。孙老师抓住这一教学契机,告诉学生每一个姓名都寄托了长辈的无限希望或祝福,写自己的名字,要写漂亮。教学中,有机结合汉字各方面的美对学生进行教学是引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条件,如果充分挖掘了汉字的美,会使学生产生一定要把字写好的良好愿望。二、抓根本,编口诀,化难为易,形象生动的进行教学,使写字课教学收到成效。1、抓根本,编口诀。小学写字教学属基础教学,必须抓住的两个根本点是:基本笔画和间架结构。怎样使这两个根本点在学生学习写字的过程中时刻不忘要领,养成自觉注意的习惯呢?那就是抓住根本,化难为易。其实汉字的八种基本笔画的起笔都是由“点”的变化而成的,我们在教学中把汉字基本笔画的写法总结成琅琅上口的口诀,便于教学:“点”的口诀:“小小一个点,实在很神奇,右上行笔变成横,收笔也要点守住;向下行笔变成竖,收笔出锋叫悬针,收笔有点叫垂露;右上行笔变成提,由重写到轻;左下行笔变成撇,收笔要出锋;右下行笔变成捺,一波三折点后再出锋;折处也要点一下;钩处点后再出锋;如果变成各种点,造成别点要回锋”。这样的口诀易懂好记,又能较容易使学生掌握要领。“格”的口诀。小学写字课本都是用田字格进行结构教学的,要使学生临字之前养成用田字格分析字的结构的好习惯,我们编写了这样的口诀:“田字格,四四方,竖中线,在中央,横中线上下分,上下左右都一样,写字先认田字格,打准位置再动笔”。学生每次动笔前,老师都领着学生提示上半句,学生复述下半句,费时不多,又对学生有警醒作用,使学生养成动笔之前自觉分析汉字结构的习惯。这种做法,似乎有些机械,但古往今来的习字初入门者都是用的“格”临法,不正说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吗?规范教学是写字教学的根本所在,时刻不忘规矩是学生写好字的前提条件。“部首”的口诀。汉字中合体字占了绝大部分,合体字是由各部首组成,在教学时我们总是让学生先分析范字的结构,然后引导学生说出结构后再写,做到“字在心中”,把古人写字经验“意在笔先”融入到写字教学之中。在教学中把这些经验精简成口诀,会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如“宝盖头”:“宝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