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准生字词,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学习用人物串联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法的意思,体会青年高超的画技。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并能学以至用。教学重点:学习生词字,概括课文内容,体会青年高超画技。教学难点:能采用“看到、想到”的方法描写人物。教学过程:一、解题,感受“游”之妙1、师生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2、换字解题(1)关注课题中的哪个字?“游”可以换成哪个字?(2)课文中是鱼游到了纸上,还中画到了纸上?(3)预习了课文,你读懂了课题吗?(画技高超)3、例举其他画家作品并命题(1)虾()到了纸上(2)马()到了纸上(3)鸟()到了纸上(4)竹()到了纸上4、小结:题目就是一篇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上,我们就能把握文章的中心,一个“游”字,就让我们感受到青年高超的绘画技术。(板书:高超画技)下面让我们像游鱼一样游进课文。二、初读,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画出文中出现的人物。(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交流(1)词语花港清澈见底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聋哑人绣花厂徽赏心悦目融为一体①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徽”的意思。相机指导书写“徽”字。②理解“聋哑”“壶”并指导书写。③你是怎么理解“赏心悦目”的?指生说,(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是什么让“我”心情舒畅呢?读读它在文中的句子。(生读)(文中指品茶赏鱼这种氛围令人心情舒畅)④小结:联系上下文就能让我们准确而全面地理解词语的意思。(2)概括主要内容①已学过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②用人物串联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讲作者在玉泉游玩时,发现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看鱼看得非常专心,画鱼画得活灵活现,围观的人都赞叹不已)三、品“画鱼”感受“鱼游到了纸上”。1、自由读,用笔画出文中直接描写青年高超的画技的句子2、出示: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1)自由读(2)你读出了什么?(画技高超、认真)(3)理解“一丝不苟”,用“一丝不苟”说句话。(4)仿佛鱼在纸上游动,你想到了哪些成语。3、解词(1)找动词(工笔细描挥笔速写)(2)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分别是怎么画的?补充解释:工笔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特点是用笔工整,细致,速写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动态描写出来,老师这里有两张图片,看看那张是工笔,那张是速写。(3)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两个词。(4)这两种不同的画法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快慢)(5)指导读出一快一慢的感觉。4、图文对照,进一步领会“工笔细描”与“挥笔速写”的区别(1)领会“工笔细描”①出示图一,指导欣赏:他一笔一画,把金鱼的每个部位画下来,他画了金鱼的头,还画了金鱼的……②出示图二、三、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玩耍、嬉戏、跳舞)——画技高超。③出示图五:挥笔速写5、体会表达方法(1)出示一组两个句子。A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B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2)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3)哪一部分是看到的,哪一部分是想到的?(4)看到的和想到的用什么词连起来?小结:表达方法:看到、想到的好处。四、迁移,结合片段读写1.文中找出类似句子(看到、想到)2.片段练习:例:学生跳绳场景:键子忽左忽右地在小红脚下飞来飞去。小红时而转到这边,时而转到那边,眼睛始终随着键子转动着。五、作业,再读课文悟人品板书:27.鱼游到了纸上画技高超看到想到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说说直接写青年画技高超的句子。二、情景再现,语言训练1、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能体现青年画技高超?●“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1)青年画的金鱼栩栩如生!怪不得这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