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V自然灾害与防治地质灾害及地震知识回顾1.自然灾害的基本属性?2.根据成因和性质,自然灾害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他们分别发生于哪个地球圈层中?•1.地质灾害概念•2.地质灾害的类型由于地质动力作用导致的岩体或土体位移、地面变形以及地质环境恶化,并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或过程。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一、地质灾害概述据统计,在唐山地震中死亡的人员共有24.24万人,重伤16.46万人;造成截瘫患者3817人,失去父母的孤儿4204人,轻伤仍需治疗者达36万之多。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它代表的能量是3.2×1016焦耳,这相当于一个12.5万千瓦发电机组连续运转8年的总发电量,相当于1945年美国投向日本广岛的400颗原子弹同时爆炸!1.地震的概念和发生过程岩石圈破裂能量释放地震波地震二、地震震级烈度含义影响因素分级计量方法2.震级与烈度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通过地震仪器测定根据人的感觉和地面上遭受的破坏程度评定二、地震思考: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还有哪些?3.地震的危害引起次生灾害(火灾、水灾、危险物质泄露、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人员伤亡破坏建筑和工程设施二、地震4.世界地震的分布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不稳定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震带三、我国的地震灾害我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我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我国位于()板块交会处,又位于()之间。亚欧、印度洋和太平洋两大地震带材料1:我国地震记载史约有3800多年,记录史上的9000多次地震中,6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有800多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8级以上的大地震有18次,最大震级为8.5次,共有3次。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556年陕西华县发生8.2级强地震,死亡80多万人,是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千米,房屋倒塌达700万间。1.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材料2:2004——2005年我国的破坏性地震2005年04月08日西藏仲巴县6.5级地震2005年04月06日新疆乌什县5.1级地震2005年03月06日台湾宜兰沿岸东海中5.6级地震2005年02月15日新疆乌什6.2级地震2005年02月01日台湾宜兰6.3级地震2005年02月19日台湾台东与花莲间发生5.0级地震2004年10月19日云南保山发生5.0级地震2004年10月15日台湾以东海中6.2级地震2004年08月10日云南鲁甸昭通5.6级地震2004年07月12日西藏仲巴县与隆格尔县间6.7级地震2004年07月03日西藏班戈5.2级地震2004年06月29日青海治多5.3级地震2004年05月23日西藏班戈、青海海西间5.3级地震2004年05月19日台湾以东沿海6.7级地震2004年05月01日中国台湾莲花5.2级地震资料3:我国的浅源地震分布最广泛,在深度上东西两部稍有差别,东部大都在30千米范围之内,西部稍深,有的可达40-50千米,在喜马拉雅山北麓一带有的深达60-70千米。分布最广、为数最多的浅源地震大都在50千米以内(地壳范围之内),它们与地址构造尤其同活动断裂构造有着更密切的联系。我国近年来所发生的破坏性地震,其震源深度都是不超过30千米的浅源地震。分布范围广;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危害大。分布范围广;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危害大。三、我国的地震灾害2.我国的地震分布地震分布西部东部地震带天山地震带红河地震带台湾地震带汾渭地震带昆仑山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东南沿海地震带燕山地震带阿尔泰地震带郯城-庐江地震带秦岭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据图分析:1.我国东、西部地震带相比较,地震活动较强的区域是哪个?2.灾情较严重的区域又是哪个?3.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上的地区有哪些?四、地震灾害的自救•1.选择支撑力强的物体附近躲避•2.选择室内承重力强、较小空间躲避•3.避火源、煤气•4.室外避开高大物体•5.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