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信息技术在教学的三个环节中的作用浏阳三中苏耀斌一、网络平台在教学前的作用:三个臭皮件顶个诸葛亮。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或提高都需要教练。教练的重点是人的心态,教练能造就更多的教学能手,教练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教练的本质是激励。在校本研修中我们有备课组,教研组。大部分学校都感觉到教研组形同虚设,备课组的研究流于形式。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中最无奈最头痛的事情。很多敬业的老师,在这样的模式下只能是一种“内省”式琢磨探究,而网络平台就是诸多“臭皮件”整合成的一个“诸葛亮”,甚至是“诸葛亮”巨无霸。教师可以通过交流,参考,弥补自己的不足,借鉴“诸葛亮”的高见和妙招,以使教学设计达到更有或最优。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优化教学环节。在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环节,增强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呢?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对事物有了美感,也就变“苦学”为“乐学”了。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信息技术在教学的出现,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应用信息技术,通过屏幕出现的那一副副生动的画面,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那高质量的音响效果唤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劲头,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形成了一股学习的动力的效果。2、应用信息技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不仅可使一些使本教师难教、学生难懂的教学简单化、形象化,也可以方便教师更好地突破知识的重点、难点,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化抽象为简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从繁琐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形成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三、网络平台在教学后的作用:教师需要真正的反馈。反馈(feedback)又称回馈,是控制论的基本概念,指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即将输出量通过恰当的检测装置返回到输入端并与输入量进行比较的过程。如果把教学看成一个系统,老师和学生是这个系统中最活跃的两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学习成绩,同行评议、课堂提问、专家听课、同学评教等都是教学效果反馈的渠道。这些反馈渠道对于老师个人教学水平的提升都有较好的效果。但这些反馈通常失真的现象存在。同行评议,一般是一个教研室或是一个学院的老师相互评价,基本是表扬为主。课堂提问不错,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专家听课可以听到一些“批评的声音”,但专家很忙,他们不可能经常性地走进课堂。网络平台可以通过一些量化表来评价,可以做的更客观,更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