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写字习惯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从一年级开始就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指导学生写好汉字,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任务。关键词:坐姿端正,正确握笔,少用橡皮,先看后写,按笔顺写,完整地写、仔细观察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大多数刚刚入学的孩子而言,写字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因此,低年级是握笔写字的重要阶段,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也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写得一手好字,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意志毅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的培养。而要使生性好动的一年级小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并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事。如何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因此,新课标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写字与书法的学习,建议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每节课都安排写的指导与练习,使学生也重视写字,教师能在课堂上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1、坐姿端正的习惯。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危害不小,轻者影响写字质量,养成不良习惯;重者影响生长发育、不利于身心健康。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以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书写,不仅有利于书写的规范,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学生的写字姿势真是千姿百态,变化多端,有的学生的椅子是歪的,所以整个身子也是歪的;有的学生桌子和椅子离得太远,以至于整个身子趴在桌子上;更有些孩子翘起二郎腿或把脚放在桌子下的横板上,中心不稳。所以在课堂上执笔写字时,我得时刻提醒学生“头正、身直、臂开、足平”。另外,学生写字时手臂的支撑点对坐姿的影响极大,有些学生右手在握笔写字,左手就放在桌下,或者藏在口袋里,“单手写字”;有些学生写字时右手手腕靠着桌子,用力不当。2、正确握笔的习惯。对于学生写字出现的错误姿势,要反复抓,抓反复,引导学生亲自实践,查出不正确书写姿势的病果,方能治根本。如学生写字时常见错误执笔八例:笔尖太低、四指分家、靠点不对、拇指包笔、关节突出、毛笔姿势、勾腕执笔、抱拳锄地等让学生试一试,学生就会发现这样执笔是看不见笔尖的,为了看到笔尖,身体就得往前倾,头向左偏,时间久了,学生感到很不舒服。这样不仅人易疲劳,而且容易造成近视和脊柱弯曲。据统计,近视学生中95%左右的学生都存在对捏或交叉握笔现象,但教育界普遍关注坐姿对儿童视力的影响,握笔姿势的正确与否却长期遭到忽视。小学生执笔姿势的正确与否是影响学生写字质量、写字能力的重要因素。为此,训练学生运用正确的执笔方法,养成良好握笔习惯,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但从当前学生写字的状况看,执笔方法不当的情况甚为严重。3、先看后写、揣摩字形的习惯。注意什么地方容易写错,注意怎么写才好看。小学生通常比较心急,往往不认真观察范字,抓起笔就写,写出来的字往往很难看,甚至出错,或者间架结构不匀称。因此,在一年级刚开始学生字的时候,必须先教会田字格的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和右下格,每次写字前先观察汉字的每一笔一划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这样写出来的字才会美观。而观察的方法有两种:1、整体观察,即观察每个字的结构特点:笔画或部件的位置、大小、宽窄、收缩、舒展、相让、穿插等,都要看个仔细,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下笔书写才能与范字相似。2、局部观察,即观察每个笔画的姿态:长短粗细、平斜曲直,乃至笔画首尾的样子、中途转折的特点,以及一般特点和灵活变化等,要做到了然于心。这样,兼之于运笔方法的指导:孰轻孰重、孰徐孰疾、锋之藏露、笔之提顿……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只要培养好习惯,就能逐步把字写漂亮,且能预防错别字。老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有的放矢,学生写字时就能心中有数。久而久之,学生在下笔之前就能养成观察范字的习惯,这为提高写字质量迈出了坚实第一步。4、不要频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