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思考与途径VIP免费

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思考与途径_第1页
1/4
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思考与途径_第2页
2/4
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思考与途径_第3页
3/4
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思考与途径经济进入新常态,表面上看是增速的换挡,本质是增长动力的转换。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产业结构将经历“大浪淘沙、去粗取精”的调整过程——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产业结构,积极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这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长新树,即在发展规模较小或空白领域,通过有效扶持,实现“无中生有”或“借力”发展,使现有的新兴产业快速成为栋梁之材。在实践中,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传统“嫁接”、“孕育”高新,形成新的优势产业。我省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新兴产业处于萌芽或成长前期,传统产业处于成长后期或成熟前期,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高峰期同步出现。新兴产业如何与目前仍占主导地位的传统产业进行嫁接、对接,是向科技要空间资源,向创新要质量效益,向转型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我们既要通过嫁新枝,使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推动传统产业“新产品”的兴起;又要通过创新驱动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孕育出新兴产业的新树,抢占产业发展高地。这需要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两者融合、协调发展。依靠科技创新,把短链条的变成长链条的,把低端的变成高端的,把污染的变成干净的,把不赚钱的变成赚钱的,把落后的变成先进的,把幼小的变成强大的,由此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其次,扶持中小企业成为长新树的主力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最大的区别在于:新兴产业发展必须建立在“重大关键技术突破”的基础上。也可以说,传统产业一般是“先有产业后求技术”,而新兴产业则是先突破技术,然后在扎实的技术基础上发展产业。这对技术、创新能力以及资本和市场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把对技术的研发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需要有一条完整的创新环境“生态链”。在这条“生态链”上,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各有分工。中小企业尤其是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创新的源头,是经济转型发展的潜力所在。中小企业对市场需求反应最灵敏,适应市场需求进行创新的愿望最强烈,与创新是天然的盟友。中小企业创新不仅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而且由于相对简易的决策程序、轻量化的企业结构等,使得其创新更具活力与效率。光纤检测设备、心脏起搏器、个人计算机等都是美国小微企业发明的。苹果、微软、脸谱等公司,都是依靠创业、创新崛起并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大量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新服务、新的商业模式都源自于中小企业。部分中小企业经过创新成长为跨国公司,比如华为、阿里巴巴等。可见,长新树的真正主角无疑是中小企业,特别是处于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中小企业。为了保护中小企业创新的原动力,可以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在政策采购、金融工具、税收、公共服务等政策方面有相应的创新。比如,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承担国家研究开发任务,政府建立技术顾问制度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服务类的省级创新平台向企业开放,新建的创新平台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承担等。第三,依托京津创新资源,促进新树成长。目前,北京中关村已形成亚洲规模最大的“创客空间”,每4.78分钟就会有一家新企业注册,各种跨界创新、融合创新、微创新大量涌现,引领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我省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地域优势,通过专利购买、技术入股、委托开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科研器材共享等形式,接受其创新辐射,融入其产业梯级和创新网络。要看到,人口增长过快使北京“城市病”症状日益凸显,中关村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存成本日益加大。对许多创业人才来讲,拥有一个宽敞、明亮、生存成本较低、适合智力创造的办公和居住场所,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步伐的加快,我省很多地方尤其是紧邻北京的县市区位优势进一步放大,已经具备了建立人才创业园区的条件。我们要善于把京津的创新成果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思考与途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