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I、II和答题卷。试卷共6页,有两大题,39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试卷I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并用铅笔在答卷I上将该选项所对应的字母涂黑,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四种群落类型中,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A.热带雨林B.草原C.荒漠D.苔原2.下列物质中,会引起臭氧层破坏的是A.O2B.氟利昂C.SO2D.N23下列碱基中,RNA分子不含有的是A.腺嘌呤(A)B.鸟嘌呤(G)C.胞嘧啶(C)D.胸腺嘧啶(T)4下列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A.黑藻B.金鱼C.酵母菌D.蜗牛5.大约105到108个高等动物的配子中才有一个发生基因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A.普遍性B.稀有性C.多方向性D.可逆性6.育种人员以抗病黄果肉番茄与易感病红果肉番茄为材料,通过杂交的方法成功培育出抗病红果肉番茄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属于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7.一个牧场里下列生物的集合体,能构成群落的是A.所有动物的集合体B.所有植物的集合体C.所有动植物的集合体D.所有生物的集合体8.下列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A.母婴传播B.血液传播C.性接触传播D.空气途径传播9.下列群落演替的实例中,属于原生演替的是A.农田弃耕后的演替B.森林砍伐后的演替C.池塘干涸后的演替D.没有生物定居过的沙丘的演替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非特异性防卫的是A.皮肤的物理屏障作用B.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C.皮肤的化学防御作用D.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11.等位基因分离的原因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A.同源染色体配对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同源染色体分离D.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12.实验过程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做自变量。在探究不同浓度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的实验中,自变量是A.插枝的来源B.环境温度C.插枝长出根的总长度D.2,4-D溶液的浓度13.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更准确B.作用的范围更广泛C.调节更迅速D.作用持续的时间更短14.家兔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且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A.中期IB.后期IC.中期IID.后期II15.下列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1A.都含有四种碱基B.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数量相等C.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长链组成D.磷酸基团与核糖的交替排列构成基本骨架16.右图为黄猩猩果蝇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其环境容纳量约为A.10B.173C.346D.40017.影响森林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食物B.光强度C.温度D.O2浓度18.正常情况下,人类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A.44+XXB.44+XYC.22+XD.22+Y19.某研究人员利用去掉尖端的燕麦幼苗,所做的实验及结果如下图。该实验说明A.琼脂能促进植物生长B.单侧光是引起植物生长的原因C.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D.幼苗尖端下面是感光部位20.一个自然种群中,如果某对相对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其中基因d的频率为0.46,那么基因D的频率为A.0.54B.0.46C.0.27D.0.2321.下列表示4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其中种群密度将增大的是2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B.子代表现型的数量比为3:1C.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D.产生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的基因彼此分离2种群增长速率甲0t1t2t3t4t5时间乙2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B.地理障碍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C.生物的变异都是有利个体的存活D.动物和植物有共同的原始祖先24.右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中基因R表达过程的示意图,“→”表示信息传递或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①~③表示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R表达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内B.过程a需要DNA聚合酶参与C.组成①和②的碱基种类不同D.多个核糖体串在②上,增大了③合成的效率25.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不含32P的大肠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由大肠杆菌的DNA编码B.亲代噬菌体DNA连续复制3次产生的DNA中,含32P的DNA占1/8C.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