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六校联考2012-2013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元电荷和点电荷的理解正确的是()A.元电荷就是电子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C.体积很小的带电体就是点电荷D.点电荷是存在的。2、如图所示,不带电的导体B在靠近带正电的导体A后,P端及Q端分别感应出负电荷和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用导线将Q端接地,然后断开,再取走A.则导体B将带负电B.若用导线将Q端接地,然后断开,再取走A,则导体B将带正电C.若用导线将Q端接地,然后断开,再取走A,则导体B将不带电D.若用导线将P端接地,然后断开,再取走A,则导体B将带正电3、真空中保持一定距离的两个点电荷,若其中一个点电荷增加了21,但仍然保持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变,则另一点电荷的电量一定减少了()A.21B.31C.41D.2414、在电场中的某点放一个检验电荷,其电量为q,受到的电场力为F,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移去检验电荷,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为0B.若检验电荷的电量变为4q,则该点的场强变为4EC.若放置到该点的检验电荷变为-2q,则场中该点的场强大小不变,但方向相反D.若放置到该点的检验电荷变为-2q,则场中该点的场强大小方向均不变5、原来甲、乙、丙三物体都不带电,今使甲、乙两物体相互摩擦后,乙物体再与丙物体接触,最后,得知甲物体带正电1.6×10-15C,丙物体带电8×10-16C.则对于最后乙、丙两物体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1.6×10-16CB.乙物体可能带有负电荷2.4×10-15CC.丙物体一定带有正电荷8×10-16CD.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C6、.如图所示为点电荷a、b所形成的电场线分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b为异种电荷,a应为负电荷b正为电荷B.a、b为同种电荷C.A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用心爱心专心1D.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7、某电容器上标有“25μF、450V”字样,下列对该电容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要使该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电压增加1V,所需电荷量为2.5×10-5CB.要使该电容器带电量1C,两极板之间需加电压2.5×10-5VC.该电容器能够容纳的电荷量最多为2.5×10-5CD.该电容器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为450V8、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一带负电的微粒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则此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可能是图乙中的()9如图所示的电容式键盘,是通过改变电容器的哪个因素来改变电容的()A.两板间的距离B.两板间的电压C.两板间的电介质D.两板的正对面积10、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线表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经A点飞向B点,径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带正电B.粒子在A点加速度大C.粒子在B点动能大D.A、B两点相比,B点电势较低11、如图所示,真空中M、N处放置两等量异种电荷,a、b、c表示电场中的三条等势线,d点和e点位于等势线a上,f点位于等势线c上,df平行于MN.已知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d点移动到f点时,试探电荷的电势能增加,则以下判定正确的是()A.M点处放置的是正电荷B.d点的电势高于f点的电势C.d点的场强与f点的场强完全相同D.将带正电的试探电荷沿直线由d点移动到e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12、如图示波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学仪器,可以在荧光屏上显示出被检测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电子经电压U1加速后进入偏转电场.下列关于所加竖直偏转电压U2、水平偏转电压U3与荧光屏上所得的图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用心爱心专心2A.如果只在U2上加上图甲所示的电压,则在荧光屏上看到的图形如图a所示B.如果只在U3上加上图乙所示的电压,则在荧光屏上看到的图形如图b所示C.如果同时在U2和U3上加上甲、乙所示的电压,则在荧光屏上看到的图形如图c所示D.如果同时在U2和U3上加上甲、乙所示的电压,则在荧光屏上看到的图形如图d所示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13、如图所示,用绝缘细绳悬起的均匀带电小球A的质量为2.0g,带电量为Q=-4x10-7C.将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