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以内数的认识主备人清水口教学点何丽丽本学时知识的要求本学时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百以内的计数单位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明确“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并能体会数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学习多位数的认识打好基础。在整数的认识过程中,本单元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对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分析教材先通过向学生介绍熟悉的体育场的容量,从而引出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千位,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更大的计数单位的教学打下基础。学习目标知识技能与要求: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数学思考能力: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问题解决能力:初步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认识“万位”及其位值,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能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1、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2、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3、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教学难点1、会数10000以内的数,探索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及数的组成。2、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教学方法①谈话教学法②情景演示法③讲授法④讨论与合作学时内容及课时安排约二学时1、1000以内数的认识…………1学时2、100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测试题)…………1学时主备人何丽丽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1)第1学时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数位的意义,发现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的关系。2、通过数米字格,正方体、在计数器上拨珠子等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3、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建立数的概念,培养数感。4、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教学重点:能熟练地数千以内的数教学难点:拐弯数。课前准备:课件实物图片多媒体摄影仪学习方法①自学②讨论③总结预习准备:预习教科书74、75页,你知道了什么?把它用直线有勾出来。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请写在数学书上。教学预设修改一、复习导入出示主题图提问:猜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师:你能猜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100更大的数。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1、认识计数单位“千”。我们来数一数小正方体的个数。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每一排是一百,可以一排一排地数。这么多,怎么数呢?9个百再添上1个百是10个百,10个一百是一千。2、认识计数单位。一、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我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我知道了,当物体个数不太多时,可以一个一个或十个十个地数;当数更大的数时,可以一百一百地数。3、数数。(1)在三百五十六的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三百五十七、三百五十八、三百五十九、三百六十、三百六十一(2)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从九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你会吗?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九百六十、九百七十、九百八十、九百九十、一千。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四位是千位。10个一百是一千。三、展示汇报,归纳提升数一数,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1.从一百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百二十。2.从一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二百零三。3.从二百二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三百一十。四、课堂练习填一填1.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