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59—60页,例1、做一做。1、设计理念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学生关注多一些,创设问题情境、小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2、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包括认识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三角形的高和底,会正确画高。学生一年级下册认识平面图形时对三角形已有了直观认识,能够从平面图中分辩出三角形。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三角形是认识平面图形的起点,为学习几何打下基础。找一找主题图金字塔和南京长江大桥上面的三角形,感受三角形的在生活中重要性。例1:是有关三角形定义的教学,着重是让学生在“画三角形”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抽象出三角形的定义。借助四年级上册图形与几何的知识经验,认识三角形的底与高,让学生学会正确画高。3、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在玩中学,喜欢在做中学,喜欢在想中学,喜欢在用中学。对三角形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会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高及梯形的高得画法,通过复习引入,为学习三角形的高奠定了基础。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三角形的定义,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三角形的底与高,会在三角形内画高。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体会到底和高的相互依存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5、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会在三角形内画高。教学难点: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及正确画高。6、教法学法(1)教法新课标指出,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我们的教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以小组合作,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交流讨论的形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通过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小1游戏,做一做等环节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2)学法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方法。经历感受、体验、探索达成数学活动水平过程性目标。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学生准备:作业单、三角尺、直尺等。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播放图片。同学们:老师收集了一些图片,一起去看看吧!(课件播放图片)师:仔细观察,这些图片里藏着你认识的哪种平面图形?大声说出它的名字(三角形)。2、导入新课。同学们真会观察,看来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三角形就在我们身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更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探索三角形的定义这是埃及的金字塔,你知道这幅图中的三角形藏在哪吗?(指名回答,一起用手描一描。)嗯眼睛真明亮。这是南京长江大桥二桥,是世界上第一座“人”字弧线形钢塔斜拉桥,有“中华第一斜拉桥”的美誉。这么雄伟的建筑上面也有三角形,你能找出来吗?(指名生说并用手画一画),还有吗?还有,那么你就动笔画一个属于自己的三角形。要求:在作业单的第1题,画一个规范、整洁、大小适中的三角形,边画边想想你是怎样画这个三角形的?你画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学生画三角形,同时教师在黑板上也画了一个三角形)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试着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指名回答()师:同学们对什么是三角形有了自己的看法,究竟对不对呢?我们先来看下面几个例子(课件出示)下面的图形是三角形吗?为什么?①②③④⑤引导辨析,在分析交流中逐步揭示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师:在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比较重要?(重点讨论理解“三条线段”“围成”)22、认识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