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青蛙写诗》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这首小诗歌共有五小节,短小精悍。文中以物拟人,生动地描绘了青蛙雨天高兴地“呱呱呱”作诗的情景。教材内容图文并茂,活泼形象,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学生喜爱的课文,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广阔的空间。【学情分析】依据我班学生年龄特点,我以富有情境的图画,多种形式的朗读为载体,激发学生阅读的乐趣,发展学生的语言,启迪孩子的灵性!在教学中体现四个结合:即,把阅读和巩固识字相结合,阅读和培养语感相结合,阅读与促进学生的发展相结合。【教学目标】1、认识“写诗点要过给当串们以成”11生字,会写“下们”4个字。2、感悟诗歌内容,拓展思维,发展语言、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正确书写生字。。【教学难点】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感悟诗歌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课件。图片。生字生词卡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课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学:(教师边讲故事,边在黑板上贴画)孩子们快看,我们的黑板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荷花池,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啊?(荷叶、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呀!下雨了!这时,从池塘里跳出一只青蛙。它要给我们写诗了!2.设疑导入:青蛙到底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写诗》。3.教师板书,学生跟着书写,齐读课题。4.认识“写、诗”这两个字。学习生字“写、诗”。引导学生发现“诗”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且是翘舌音,让其反复认读。5.认识新偏旁“冖”。二、初读课文,定位识字1.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读儿歌,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本文要求认读的生字圈画出来。2.学生按要求自由拼读儿歌,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圈画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遍。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感知生字的读音及课文的内容。学生重点注意听清自己圈画的生字词的读音。4.多种形式读文。先同桌互读纠错,再组内赛读,最后指名读文。三、再读课文,随文识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青蛙到底是怎样写诗的呢?1.学习第1小节,认识“点、要”两个生字。(1)指名朗读第1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做出评价。(2)指导朗读,注意感叹句的读法,要读出青蛙的喜悦之情。(3)识记生字“点”,认识新偏旁“灬”。“灬”有时表示尾巴,如在“燕”字中就表示尾巴;有时表示“火”,如在“热”“蒸”等字中就表示“火”。(4)识记“要”字,引导学生认读,并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它。要=()+()(5)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写”“诗”“点”“要”,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灵活巩固认读。(小老师领读并组词,开火车认读并组词,班内竞赛抢读,猜一猜读。)2.学习第2~4小节,认识“过、给、当、串、们、以”。(1)青蛙写诗,都有那些小朋友来帮忙了?我们来看第2~4小节。(2)学生自由读文,把来帮忙的“小朋友”圈出来。(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4)学习第2小节,指名朗读。(5)导学:在这一节中藏着三个生字宝宝,你能找到吗?(过给当)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预设:过:用加一加的办法记,辶+寸=过。组词:过去过来过年给:用加一加的办法记,纟+合=给。组词:送给给你当:也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6)导学:水珠也来帮忙了,多少水珠来帮忙呀预设:一串水珠。①学习“串”,可以用象形记忆法,两块肉用一根竹签穿起来,就是“串”。②课件演示“串”的古今字变化。学生认真观察记忆字形,理解字义。③运用:有什么东西是成串的?(一串项链、一串辣椒、一串香蕉、一串灯笼、一串葡萄、一串冰糖葫芦、一串羊肉。)(7)谜语:门外有人——们。学习“们”字,强调读音是轻声。(8)用数笔画的方法学习“以”字。(9)导学:这么多小伙伴来帮忙,它们是怎么帮忙的?①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说说谁像谁,潜移默化地学习比喻句。)②导学:这些都叫标点符号。预设:小蝌蚪像逗号;水泡泡像句号;一串水珠像省略号。③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