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局面形成↗↘春秋末孔子创立儒学战国孟子、荀子大改造,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秦时“焚书坑儒”使儒学遭受打击汉初儒学逐渐复苏→→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魏晋隋唐时期儒学吸取佛、道精神,进一步发展←宋代儒学发展为理学←明代中期王阳明把理学发展成为心学←明末清初儒学十分活跃,三大进步思想家批判和继承传统儒学,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神州五号纸的发明指南针印刷术的进步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火药的发明和使用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远古和秦朝,人们把文字书写在什么材料上?龟甲、兽骨竹简、木牍陶器、青铜器铁器缺点:书写比较麻烦,而且不易携带布、帛书写、携带都方便,但是价格昂贵,不适合广泛使用。哪种材料能克服这些缺点呢?一、纸的发明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张实物。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纸哪一时期的?造纸术后来又由谁进行了重大改进?造纸术的改进有何意义与作用?西汉时期已经有了纸的应用,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地位和作用:西汉纸东汉纸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宋·指南针司南(战国)今天的指南针1、发明及应用:战国时期,我国就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此后又出现了指南车、指南鱼等。北宋时,进而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应用于航海。2、传播及影响:在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传入欧洲。在地理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二、指南针:司南由青铜地盘与磁勺组成。地盘内圆外方,中心圆面下凹;圆外盘面分层次铸有10天干、十二地支、四卦,标示24个方位。磁勺是用天然磁体磨成,置于地盘中心圆内,勺头为N,勺尾为S,静止时,因地磁作用,勺尾指向南方。水浮指南针将几段灯草横穿在带磁性的钢针上,放在盛水的瓷碗中,灯草连同磁针浮于水面,磁针即指示南北。这种指南针实用性强,最先应用于航海导航。北宋四种指南针之一。其结构是:以独根蚕丝用蜡连接磁针中部,悬挂于木架上;架下放置方位盘,静止时,因地磁作用,其两端分指南北。缕悬法指南针指南鱼指南龟指南车(模型)记里鼓车(模型)阅读思考:指南针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障。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我国古代发明的黑色火药是一种低级炸药,它的爆炸能力和自动燃烧的速度,都远远赶不上近代的高级炸药。近代的高级炸药是用硝化纤维和硝化甘油等做的,和黑色火药并不相同,可是它们都是从我国古代的黑色火药发展来的。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简述火药的发明历程。商周时期,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春秋战国时期,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知。据说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硫磺、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发明准备了条件。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唐代在炼丹时偶然发现了火药。最早的记载见于唐代在炼丹时偶然发现了火药。最早的记载见于孙思邈著的《丹经》,称作硫磺火法。孙思邈著的《丹经》,称作硫磺火法。2、火药的应用唐末宋初战争中已经使用火药箭北宋时除了火药箭外,还发明了火炮、火球、火蒺藜;《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三种火药配方。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这些都是世界最先进的。3、传播:14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4、影响: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炼丹引爆图南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宋军发明此种管状火器。以巨竹筒为枪身,内部装填火药与子窠——子弹。点燃引线后,火药喷发,将“子窠”射出,射程远达150步(约230米)。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发射子弹的步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