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比划我来猜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观察活动中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场面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习惯。2、培养学生准确、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3、把活动的过程说给父母或亲朋好友听,把印象最深的内容写下来。课前活动:师:(板书“聪”字)仔细观察这个字,用你的慧眼去发现,用你的心去静想,人怎么就聪明了?生: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嘴巴说,用心去想。师:对呀,要想做个聪明的人就要用眼去观察,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想,还要善于用嘴巴去表达。谁是聪明人呢?这节课老师就考考大家,看谁会观察,会听,会想,还会说。一、导入激趣,交代游戏规则师:这节课我们要玩儿一个跟成语有关的游戏,名字叫“你来比划我来猜”。顾名思义,这个游戏需要两个人合作,一个看着大屏幕上的词语比划、提示,另一个同学来猜成语。课前我们已分成了三大组并选出了优秀选手。今天就让我们比赛一下哪组猜的成语多。请听游戏规则:(1)、提示时不能透漏成语中的任何一个字。(2)、小组其他同学可以用动作、表情提示。(3)、每次游戏的时间为一分钟。师:考考你的耳朵,看它记住了没有。谁来说比赛规则?(一生站起来把规则复述了一遍)二、游戏开始师:现在我宣布比赛进入倒计时,5、4、3、2、停(就在全班紧张地齐声要喊“1”的时候,教师骤然叫停),采访学生:此时此刻你是什么心情?生1:我很紧张。马上就要比赛了,我为我们组的选手捏着一把汗,真希望他们赢了其它组。生2:我很激动,终于盼到了这个游戏,真希望游戏赶紧开始。师:不错,同学们不仅用耳朵在听,还在用心去想,再用嘴巴说出来就都是聪明的孩子了,请你把听到的“你来比划我来猜”的游戏规则和即将开始时的心理活动说一说。(生练习说)生:一上课,老师就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游戏,并说了游戏规则:1、提示时不能透漏成语中的任何一个字。2、小组其他同学可以用动作、表情提示。3、每次游戏的时间为一分钟。老师说完规则,一场激烈的pk大赛便拉开了帷幕。“现在进入倒计时,5、4、3、2”,当数到“2”时,就意味着游戏即将开始了,我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了。我想:我们组一定要赢。三、精彩一幕师:“你来比划我来猜”游戏倒计时:5---4---3---2---1,请第一组选手上台。(第一组参加游戏,负责比划的是苏凡,康月猜成语。前面几个成语顺利猜出,到“垂头丧气”时卡壳了。这时,第一组的同学不约而同全站了起来,低下头,夸张地大声叹气帮助提示。康月反而更紧张了,苏凡只好叫“过”。游戏继续进行)(第一组游戏结束后)师:康月,刚才出现“垂头丧气”的时候,你们组的同学都在用动作提示你,可惜你没有猜出来。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康月:我以为大家对我太失望了,所以才叹气,我就更紧张了,脑子里一片空白。师:原来出现误会了,我们接着比赛。(第二组游戏)(第三组游戏。负责比划的徐伟丽动作泼辣,惟妙惟肖,台下同学忍不住哈哈大笑,听课的老师也站了起来,欣赏徐伟丽的精彩表演。但猜成语的翟步森却一个也没猜出来)(游戏结束后)师:在刚才的三场游戏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场?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你印象最深的一场游戏说一说,把那精彩的一幕再现出来。(板书:精彩一幕)生:我认为最为精彩的要数第三场游戏了。这次上场的是翟步森和我们班的“辣妹子”徐伟丽。只见大屏幕上出现了“坐井观天”一词,我们还在考虑怎样提示呢,徐伟丽已经一屁股坐在地上并仰起头“呱呱呱”地叫着,活脱脱一只青蛙坐在井里,那形象的表演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谁知翟步森却猜了个“井底之蛙”,虽然接近,但毕竟不对。紧接着屏幕上又出现了“快马加鞭”,机灵的徐伟丽急忙弯下腰做奔跑状,一边用右手打着屁股,一边喊着“驾、驾、驾”,表演得栩栩如生。同学们笑得更欢了,连旁边听课的老师也笑得前仰后合,可惜翟步森仍没有猜出来。随后,屏幕上又陆续换了“丢三落四、一刀两断、掩耳盗铃”等词语,由于这些词语我们不常用,翟步森都没猜出,最后第三组得了零分。四、游戏结束师:把游戏进行到底。生活中,小游戏往往藏着大学问。聪明的孩子,此时你在想什么?有没有悟出些什么?生1:我在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