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一块特别的石头》教学设计蕉岭县城东学校徐雪平一、教材分析:《一块特别的石头》是小学语文S版第七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为“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抓住文章叙述的事件,体会人物的特点”。本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坚持不懈地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的由来,并取得巨大研究成果的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追求的可贵品质。作者围绕一块特别的石头,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将捉迷藏产生疑问,向老人和父亲请教、在英国求学,回国考察巨石取得研究成果等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事件都很简单,通俗易懂,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读懂课文并不难,但在体会李四光是怎样动脑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上则有一定的难度。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读好疑问句、设问句。2、读懂课文,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并引导学生学习。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4、引导学生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及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感受李四光勤于动脑、执著追求的可贵品质。四、教学难点:抓住文章叙述的事件,体会人物的品质,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五、教学课时:两课时六、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冰川活动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指名简介李四光,不到之处老师补充。2、质疑引趣:特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是一块特别的石头?这块石头特别在什么地方?这块特别的石头够说明什么?……二、学习生字新词,重点指导书写:锅、缠、甚、遗迹三、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四、作业布置:1、识记书写生字新词。2、熟读课语文,查找不理解的字词的意思。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2、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课件出示: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主要人物+主要事件(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复习主要内容和叙述顺序,能够再次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为学习新课作好铺垫。)二、明确目标:1、读懂课文,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2、品味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主要事件,写出人物的特点的。3、学习作者用词的精妙,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设计意图:目标指引前进的方向,恰当的教学目标是学习的导航。本课设置的目标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从“读懂课文内容——抓住主要事件,体会人物特点——领悟表达方法,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也体现了“用课文教”这一理念。)三、品读课文,感悟“特别”:(一)特别的石头1、快速阅读课文,说说这块特别的石头究竟特别在哪呢?从中找到描写这块石头特别的句子,画下来。2、指名汇报。重点语句一:“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七八个小朋友张开双臂手拉手,也没法把它围起来”说明这块石头的体积非常大;“它孤零零地立在草坪上……”说明它的周围没有别的石头。3、课件出示填空练习。4、师:这么大一块石头孤零零地立在哪儿,确实特别,难怪李四光会对他产生兴趣。我们一起来读读,读出它的特别之处。5、课文是怎样写出石头的“巨大”的?(点拨写法:文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石头有多大。)(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第三自然段中的“巨大”、“孤零零”,说明它的特别之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同时解决了较易解答的问题,这样能提高教学效率。)(二)特别的成果1、李四光从这块特别的大石头中取得了什么研究成果呢?引导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从中找出相关语句划起来,并课件出示填空:李四光从这块特别的大石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