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随堂演练岳麓版必修11.(2016·北京卷·18)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B)A.是中共“一大”上海组的代表B.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书记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D.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的人是陈独秀,他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书记,故选B项;陈独秀是共产主义早期组织上海分组织的创立者,但他没有参加“一大”,排除A项;“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是毛泽东提出的,排除C项;陈独秀没有指挥南昌起义,排除D项。2.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D)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解析】从材料的表述来看,应是指国民革命运动,故D项符合题意。A项是这一革命运动的前提与领导;B项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C项也没有实现,只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后又出现了新军阀的统治。故应选D项。3.(2016·全国Ⅱ卷·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C.政治主要精力用于增产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革命。在红色地区粮食之所以能够价格那么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红色区域实行了土地革命,做到了农民有田可以种,这就大大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创造了题干中所述的局面。4.(2017·襄阳)有学者提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的革命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下列事件符合此标准的最早的是(C)A.五四运动B.国民大革命C.南昌起义D.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解析】抓住题干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开端,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时期,中共还没有成立,故A项错误;B、D两项与题干信息“军事领导”不符,故排除。5.(2017·荆州)1934年10月初,勃沙特在贵州被转战中的红军第六军团当作“间谍”扣留,其后他随同红六军团一起参加了长征。1936年4月,他被红军释放。根据这段经历,勃沙特撰写了回忆录《神灵之手》。该书(B)A.是间谍写的诋毁红军长征的书B.是研究红军长征的第一手资料C.是第二手资料对研究长征意义不大D.是外国人报道中国革命最成功的著作之一【解析】勃沙特不是间谍,没有诋毁红军长征,故A项错误;当事人的回忆录是研究该历史事件的第一手资料,故B项正确;当事人的回忆录是研究长征的重要资料,意义重大,故C项错误;《神灵之手》是外国人报道中国革命最成功的著作之一没有定论,故D项错误。6.(2017·开封)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指出:和平掌握在日本人手里,“我们寻求和平,但我们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我们不想进行战争,但我们可以被迫自卫?”这实际上是(C)A.寻求与日本妥协的途径B.不准备与日本军事对抗C.宣示了中方的自卫性质D.确立了抗战的军事策略【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从题干中蒋介石的言论表明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背景下,显示自卫的态度和目的。材料中蒋介石强调“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没有体现与日本妥协,故A项错误;中国已经准备“被迫自卫”,故B项错误;“我们可以被迫自卫”,宣示了中方的自卫性质,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民政府抗战的军事策略,故D项错误。7.(2017新课标Ⅱ·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