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衡水金卷)19世纪,英国哥特式风格的建筑复兴风行一时。那种高耸入云的尖塔形式,成为唤起想象力与神秘感的适当背景,被建筑师赋予了新的时代气息。这里“新的时代气息”属于()A.浪漫主义B.古典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根据材料中“成为唤起想象力与神秘感的适当背景,被建筑师赋予了新的时代气息”得出体现了浪漫主义,故A项正确;古典主义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印象派的特点是注重光与色,材料未体现,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是20世纪兴起的,故D项错误。答案:A2.(2019·安阳调研)雨果认为其作品《悲惨世界》是一面镜子,“镜子说出了真理,所以被人憎恨,可是这样并不能阻止镜子是有用的”。巴尔扎克也说他的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镜子。由此可见,二者的作品()A.创作方法有同一性B.取材来源十分广泛C.真实反映社会现实D.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解析:根据材料“雨果认为其作品《悲惨世界》是一面镜子,‘镜子说出了真理,所以被人憎恨,可是这样并不能阻止镜子是有用的’。巴尔扎克也说他的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镜子”可知,两人的文学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故D项正确。答案:D3.(2019·辽宁六校协作体模拟)“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来到。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下列作品与之属于同一流派的是()A.《战争与和平》B.《自由引导人民》C.《童年》D.《百年孤独》解析:根据材料“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来到……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属于浪漫主义,《自由引导人民》属于浪漫主义,故B项正确;《战争与和平》属于现实主义,故A项错误;《童年》属于无产阶级文学,故C项错误;《百年孤独》属于现代主义,故D项错误。答案:B4.(2019·辽宁五校联考)1836年,果戈理发表了《钦差大臣》,该书描写道,纨绔子弟赫列斯达可夫从彼得堡途经外省某市,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果戈理用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这反映出作者()A.反封建反专制的崇高理想B.着重刻画人物内心的情感C.反传统反理性的表达方式D.批判剖析不公的社会现实解析:根据“用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可知作者意在揭露和批判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实,故D项正确;材料中反映了作者对官僚讽刺,但并未上升到反封建反专制的高度,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当时的社会形态,未突出个人情感,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反传统反理性,故C项错误。答案:D5.(2019·亳州质检)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重视情感的抒发,“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下列属于这一风格的文学作品是()A.《百年孤独》B.《人间喜剧》C.《老人与海》D.《巴黎圣母院》解析:《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强调文学创作跟着感觉走,故D项正确;《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故A项错误;《人间喜剧》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故B项错误;《老人与海》属于“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表达了彷徨和失望的情绪,故C项错误。答案:D6.(2019·合肥模拟)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出现了文学流派‘愤怒的青年’,随后,在美国出现了‘垮掉的一代’文学”。这些文学流派()A.重点批判工业化带来的危害B.反映青年对理想世界的追求C.均带有反社会反传统的色彩D.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矛盾的变化解析:依所学,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因此现代主义文学具有反社会反传统的色彩,故C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主义文学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而非批判工业化的危害,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文学体现了“青年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文学流派,未涉及社会矛盾,故D项错误。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