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环境人口数量、素质与环境9.J110.J1[·浙江卷]图9为195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读图完成9~10题。图99.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A.195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C.199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9.D[解析]读图可知,1950年至年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均大于10‰,为正值,故人口出生率大于人口死亡率,A错误。读图可知,1990年至年世界人口死亡率均在10‰左右,变化最小,B错误。读图可知,199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2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2‰,故C错误。读图可知,195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9‰,197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22‰,故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10.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A.①B.②C.③D.④10.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当代欧洲和北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①②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不可能为北美洲。当代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北美洲地区且增长率接近0,故④应为欧洲,③为北美洲。11.G212.G2J1·四川卷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11~12题。时期(年)1985~19901990~~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6.495.726.22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3.774.283.7911.1985~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C.不断增加D.逐渐减少11.C[解析]主要考查分析图表能力。由图可知,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低于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说明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呈增加的趋势。12.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12.D[解析]主要考查城市化带来的影响。据表可知城市人口数量在增加,城市用地在增加,故农业用地有所减少。7.J1J28.J1J2M4[·新课标全国卷Ⅰ]图3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7~8题。图37.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总人口减少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7.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自然增长率是增加的,总人口增长速度有所放慢,但增长仍然为正,故总人口仍然是在增加的;国际净迁移在减少,而国内净迁移为负,处于持续迁出状态。故答案为D项。8.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A.美国B.日本C.俄罗斯D.德国8.A[解析]从80年代和90年代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国际净迁移看,该城市为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约为1300万,德国最大城市柏林人口约为500万,此外,俄罗斯和德国自然增长率较低(低于1%),排除俄罗斯和德国;再结合国内净迁移率分析,日本国内迁移率较低,故最可能是美国,A项正确。5.J1·广东卷下表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据表可知()国家~年人口年均增长率(%)年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年0~14岁人口比重(%)年出生时预期寿命(岁)男性女性中国0.614319.57275印度1.438930.66366法国0.711818.47885美国0.93420.17681A.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B.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C.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D.~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5.D[解析]从表中数据可知,年人口密度中国为143人/平方千米,印度为389人/平方千米,中国人口密度低于印度,A选项错误;年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中国为3岁,美国为5岁,B选项错误;年0~14岁人口比重中国为19.5%,法国为18.4%,美国为20.1%,中国与美国最接近,C选项错误;~年人口平均增长率中国最低,说明人口增长速度最慢,D选项正确。J2人口迁移与环境12.(1)F1(2)J2(3)F3(4)L2(5)L2·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图8图9黄山云海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1)图8中所示甲、乙两地区,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是________。你是依据图8中哪些信息判断的?请列举两条并说明。这些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务工的外来人员约...